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在平行世界当搬运工 > 纪录片

纪录片(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时间的过程,宁夏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只要把文化产品盘活,赚钱是他们应得的。事实上,没有钱赚谁有这么大的热情去做事呢。

岳盛安很快和团队的主要成员飞往华国,和平京的助理对接,之后,更多人会带上器材,再飞过来汇合。

宁夏出于关心,打电话过去问助理,“他们这些人过来,沟通顺利吗?”

“都是年轻人,很热情,带他们上街吃吃喝喝,这会儿已经把华国当他们的第二个家了。”

宁夏笑了一下,一点都不意外。除非你带着找茬儿的心态过来,非要挑毛病,那你眼里肯定处处是毛病。

普通人出国如果去的是发展中国家,看的其实是这个国家,有没有基本的秩序,人民好不好客热不热情,基本的交通能不能保证,有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和充足的电力。

如果能够达到以上几点,普通人就已经可以给出八十分的高分。如果一切都超出自己的预期,那更是可以给到九十分。

这个时候的华国不如米国,是事实,没什么好沮丧的。但是,绝对超过一般米国人的预期。

团队里的人还以为会看到满大街扛着锄头的人,看到留着辫子的男人,裹着小脚的女人,甚至都觉得老百姓住山洞,活的象原始人。

结果到平京一看,现代文明社会该有的,华国都有。是没有米国发达,但这不是很正常吗?

和任何发展中国家比较,绝对是优秀的水平。

再加上人民好客热情,东西又好吃,这些本身就不关心政治,也不在乎意识形态的年轻人,在看到事实的第一眼,就自动打破了多年媒体教育的藩篱。

然后开始自嘲,他们也是做媒体的,结果呢,自己被洗脑这么多年竟然不自知。

之后就是愤怒,任何人知道自己被愚弄,都会愤怒,更何况他们是业内人,太清楚这些手段了。

岳盛安回国的第一件事,是安置好队员后,赶紧回家一趟。要知道,除了江晚,他们五个人当中的四个,都是平京当地人。

在家只待了半天,他一说有工作,家里人再不舍,也赶紧把他往外送,什么都不重要,工作最重要是很多华国人恪守的信条。

不过,岳盛安很快带着自己的队员,来家里吃饭。父母热情招待,一大桌子家常菜端上来,吃的那叫一个迷糊。

再来点白酒啤酒一喝,有人当场就哭了,拉着岳盛安的手,哭得鼻涕都快要掉下来了,“真的,这里太好了,我不该信那些。我以为你在骗我们,结果你说的全是实话。”

当然,预防针还是要打的,他们去拍摄的地方,多半不在大城市,甚至好多在穷乡僻壤,条件不可能有平京这么好。

这个道理,年轻人也是懂的,他们当中好多人都出过国,一般高中毕业,家里条件好点的,都得上非洲一趟,搞搞环保人权动保,全套流程下来,申请学校的时候,才显得自己跟得上时代。

等宁夏接到岳盛安的电话,知道他们工作上的对接十分顺利,马上就要跟老杜在平京拍摄素材。

“顺利就好,有事及时联系。”

肖晨也结束国内的工作,回米国和宁夏团聚。

“这次耽误了几天。”肖晨说起缘由,无他,之前宁夏的直觉灵验了。

“成悦的生意被婆家人抢了,村里的地也不给她用了。这一下把成悦坑的不轻,好多投进去的钱还没收回来,卡嚓一下后院失火。”肖晨摇头,也没有太意外,很多小生意就是这样的,没有技术含量,你能做别人看着眼红就跟着做,最后一窝蜂上去抢。

“村里人也做不长,他们只会搅乱市场,然后留下一地鸡毛。”宁夏摇头,不是她看不起这些村民,别说九十年代,就算再过三十年,很多人也是没有服务意识的。做生意只知道压价抢别人的客户,然后再哭穷扮可怜给客户提供更少的服务。

等到客户失去耐心,跟你结束合同,他们又慌了,到处说客户坏话,仿佛这样客户就会回来一样。

你也没法用逻辑去衡量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做事本身就没有逻辑,眼睛只能看到眼前三寸的地方,再多一寸都不行。

“就算他们做不下去,成悦也没法做了。”自己婆家的地都白租了,去陌生的地方租地,更白搭。同样是生意不好,他们怕你交不出租金,生意好了,立刻赶人自己做。

租金退不退,有时候,都得看运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