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在平行世界当搬运工 > 纪录片

纪录片(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纪录片

宁夏安排好国内的事,匆匆回米国,因为这件事对她来说,只做了一半,还有一半,要落在电视台。

江晚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团队,随时可以出发。

“我这边调整了一下,最后决定让岳盛安带团队出发,团队里的人每三个月轮换一回。”团队里多数里米国人,包括主持人,他们从来没有去过华国,对华国充满了刻板印象和误解。

最初组建团队,大家一听拍纪录片,还挺激动,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结果一听去华国,一多半打了退堂鼓,在他们的印象中,华国简直就是身处现代文明的原始社会。

哪怕他们和这几个华国人相处的很好,哪怕他们也知道宁夏是华国人,但他们依然克服不了内心的恐惧。

好不容易才把团队组建起来,又是加工资,又是双倍奖金,还答应他们三个月一轮换,可以回国休整,这才勉强让他们答应。

“小盛的意思,干脆在华国组建团队,能省一多半的经费。”江晚也觉得,这里很多支出都是没必要的,论技术他们并不值这么多钱。

“不行,必须得由他们来做。”宁夏断然拒绝,“有些钱该花的,就不能省。”

你今天省了,明天拍完纪录片,人家就能说你们是请的演员演戏,一切都是假的。

主持人就必须是漂亮的外国小姑娘,摄影师剧组人员就必须是米国人组成的团队。他们拍出来的东西,米国人才会相信是真的。

只有让米国人拍的东西,在米国的电视台播放出来,米国人相信了,以后才没有人能够翻案。也让米国人看看,华国到底长什么样?

他们是不值钱,但他们的国籍值钱。

打个比方,很多学历不高,没有教育经验也没有教资的白人,可以来华国当英文老师拿高薪,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国家足够强大,而他们的母语全世界通用吗?当然,后来要求慢慢变高了,但一开始,只要是白人就能轻易获得高薪的好工作。

如果有一天,华国成为世界第一,待在国内买不起房生活也不如意的年轻人,是不是就能一咬牙买张机票去其他国家教中文,拿高薪享受其他国家便宜的消费。

国家崛起真的跟小民无关吗?只有小国寡民,不知道什么叫政治的人,才会这么想。没有国家崛起,哪儿来的小民尊严。

只有国家崛起,普通老百姓才会有更多机会。

宁夏寥寥数语解释原由,江晚立刻就明白了,看得出他脸色很不好。

“很生气吧,为什么明明是我们的东西,却要由外人来见证,才能证明是我们的。”宁夏知道江晚为什么生气,“这个理由我跟高局长和老杜透露过,也不妨透露给你。”

因为有人会来偷,所以,宁夏要让他们偷不着,想偷也能用充足的证据打脸。

“偷了就是他们的?”江晚更气愤了。

“这个世界,哪里来的公平正义啊,只有弱肉强食。如果有公平正义,大不列颠博物馆里,他们偷来的抢来的文物,就不会堂而皇之的展出了。”

“更何况,防偷只是顺便的,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看看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看看我们到底有没有妖魔鬼怪。最后,就是复兴我们的文化。”宁夏知道,很多非遗文化都存在着传承和保护上的困难,怎么让古老的文化,变成活在我们生活里的日常,这是一个问题。

而米国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市场,那么这个纪录片也可以当成宣传片,产品宣传片的先导片。

“云端会介入?”江晚一下子就明白了。

“肯定会介入,但光靠云端是不够的。我们会做成什么样,做到哪一步,谁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宁夏心里没底,毕竟这件事她没有金手指可用。

一部纪录片有三种用途,这就不是钱的事了,这是非办不可的事。

宁夏隔天,又单独见过岳盛安,把尺度交待给他。

“团队里的人作妖,别惯着,尽管换。我们是需要米国人的团队,但只要米国人都可以,不是非哪一个不可。”

岳盛安表示明白,何况他在电视台也历练好几年了,他挑的都是在他手底下做过事,知晓对方性格脾气的员工。真是那种不听话的刺头,他还不愿意往华国带呢。

“有时候,人会因为自己的认知和成长教育,对事物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很难改变。拍出来让大家看看,或许就有高人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