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1 / 2)
文化周
宁夏要办就要办个大的,带一个话剧社团出国多小家子气,办个华国文化周怎么样?
“我们想的是邀请话剧社,地方剧目,武术表演,传统服饰展,儿童合唱团,华国美食展,等等,有什么我没想到的,高局长也可以替我们想想。”
“至于方式嘛,有游行,有剧场演出,也有固定场地的美食街。然后再办一下业内交流,影视行业的导演,制片,演员,大家交流一下心得,互相学习。”
宁夏想的,就这么多了,米国她安排好了,其实就是报备一些活动场所,然后请一些行业内的从业者。这些,她统统可以搞定。
当然,想要上规格,就得请米国的政要出席,这就是潘主任的事了,宁夏一向奉行官面上的人去和官面上的人打交道,自己这点浅薄的道行,冒然探脚进去,容易淹死。
然后,国内这边还缺一个有份量的人当领队。他首先得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再其次能扛得住苏晓文,最好以后能取而代之。
肖晨对苏晓文手底下这些个副局长,不说了若指掌吧,也是从未放松过观察。
最后觉得高局长比较符合他们的利益,然后请潘主任帮忙牵线,才有了今天的见面。
一见面就有大礼奉上,高局长只要不是个傻子,就会吃下这块饼。肖晨的诉求是明摆着的,我们以后是要回国的,我媳妇的主管部门是你们,但我们不想跟姓苏的打交道,你得扛住我们的事。
宁夏一不打算干犯法的事,二不打算干违规的事,纯纯是给主管部门添业绩的,你要不要?要的话,就做好跟苏晓文对立的打算。
这是阳谋,肖晨和宁夏夫妻俩,等于是把这些摆在明面上了,饼在这里,诉求也在这里,你吃不吃?
吃,他要是不吃,有的是人吃。副局长七八个呢,要是知道今天的事,谁不抢着来。
而且讲一句实话,真正有能力的人,也不会落到这个衙门口,国家现在最重要的是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能落到这个衙门口的,不是子承父业,就是能力不咋样,但背景很厉害的。
高局长已经是难得的,有基层工作经验,靠自己一步步爬起来的。
不然,肖晨也不会选他合作。
高局长一口答应下来,他很快拉了一长串名单上来,按宁夏的要求,除了话剧团有指定,其他谁上都行。打个比方,地方剧目能表演的多了去了,谁能去,高局长说了算。这就是高局长建立自己权威的第一步,一块大饼,由他来分配。
宁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主动找到赵如君,说出这个文化周的想法,并且邀请她带团前往。
赵如君都惊呆了,她这几天正在想,怎么跟宁夏开口。她知道自己在宁夏面前,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还和大哥商量,用什么交换才合适。
没想到,宁夏主动提起邀约,还搞了这么大的阵仗,这一整套文化周办下来,可比单纯话剧社出去表演一趟,威风多了。
到底是巧合还是……
可从头到尾,宁夏都没有提一句要求,搞得赵如君有点破防了,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去了大哥家里。
赵家风雨飘摇,二哥早逝留下的独苗赵小礼算是废了,她嫁的老公资质平平,仗着家里早早安排了好单位,但也仅此而已。要不是大哥站住了,勉强能将家里的人脉抓住,怕不是早就成为普通家庭。
年轻时还时不时闹个别扭的兄妹俩,人到中年关系倒是好了许多。
“这事我知道,他们找了小高当领队,估计一是给回国铺路,二是人家也看出你的窘迫干脆卖你一个人情。”
“他们怎么会知道?”赵如君一脸尴尬。
“小礼在国外会遇到什么事,我都能猜得到,他们会猜不到?”赵如江摇头,太阳底下哪儿有新鲜事,资本家不可能改了性子吃素。就小礼那个性子,不被喝血吃肉才是怪了。
“偏偏娶了个那样的老婆,回也不好回来。”赵如君不想提起这个侄儿了,不感恩就算了,还任性。
“不提他了,他亲妈还在呢。”赵如江升职的事情上,被侄子背刺了一下,一步慢步步慢,他能平常心对待就不错了,以后再有什么事,除非生死攸关,他是不会管的。
“你也是,我理解你想坐稳位置,但也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去找小礼帮忙,现在知道他靠不住了吧。要不是宁夏正好回来,托了你一把,少不得要闪一回腰。”当然,宁夏不回来,赵如江肯定也能想办法,把这事给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