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生·荆芥固枢(1 / 1)
《荆芥仙缘传》第十一章
第一回冬至琼瑶碎玉声,荆芥沉眠气欲凝
且说大雪已过,时序至冬至。花仙谷中,青儿晨起汲泉,忽见灵泉水面凝结的冰层下,荆芥根系蜷缩如婴儿,在幽蓝的泉水中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极寒中的挣扎。远处的炼丹炉中,丹火比往日旺了三分,却仍驱不散空气中的刺骨寒意。荆芥草灵抱着一捆晒干的荆芥茎秆走过,秆上的绒毛竟结着细小的冰珠,轻声道:“姐姐可觉今日的阳光格外稀薄?人间怕是有枢机之危。”
二人至望仙台俯瞰,只见中原大地冰天雪地,洛阳桥头的腊八粥锅冒着热气,却在离锅三尺处便凝成冰晶。最揪心的是那片位于伊水之畔的荆芥田——植株被厚雪覆盖,如同一座座白色坟冢,本该在冬至“一阳生”的根系,此刻却毫无动静,宛如已枯死的草茎。田间的百姓们围着古老的社坛,焚香祈福,却个个面色青灰,呼出的白气在空中聚而不散,形成诡异的阴云。
青儿指尖凝聚灵力探向人间,收回时竟有黑色阴气缠绕指尖,形如锁链:“此乃‘冬至阴枢’被邪祟占据。冬至一阳生,本是阴阳转换之机,如今阴邪盘踞枢机,妄图将人间永困寒夜。”荆芥草灵取出神农玉简,玉简上浮现出被冰雪覆盖的符文:“冬至阳生春又来,阴邪锁枢万物哀,荆芥固阳,可正乾坤。”她望着人间的阴云,目中泛起忧色:“须得在子夜阳气初生时破了阴枢,否则荆芥将彻底枯死,人间再无春日。”
第二回阴云锁城探邪穴,玄冰窟里遇幽瞳
青儿与荆芥草灵驾云至洛阳城,甫一落地,便有阴风卷着纸钱灰扑来,空气中弥漫着腐草与檀香混合的气味。举目四望,只见城门上的“冬至”红幡已褪成白色,守城士兵抱着荆芥秸秆瑟瑟发抖,铠甲上凝结的霜花竟呈诡异的黑色。
“看那社坛!”荆芥草灵指向城中心的古老祭坛,坛上的青铜鼎中冒着黑色烟雾,烟雾凝结成无数阴魂的形状,正朝着荆芥田的方向抓取。祭坛中央有一口古井,井口结着玄冰,冰下隐约可见一双幽蓝的眼睛。
“吾乃‘玄冥使者’,司掌冬至阴枢。”一个冰冷的声音从井下传来,井中突然喷出黑色寒气,凝结成一个身着黑袍的男子,他手中握着一根由荆芥枯茎编成的锁链,“人间背逆天时,在冬至日大肆燃放爆竹,惊扰阴灵,今以寒锁阴枢,让他们知道何为敬畏!”青儿这才注意到,锁链上拴着无数阴魂,每个阴魂都缠着荆芥枯茎,正是荆芥无法回阳的根源。
第三回辛香破阴通阳气,烛影摇红照夜台
玄冥使者言罢,挥手掷出阴魂锁链,锁链所过之处,荆芥秸秆纷纷碎裂,化作黑色粉末。青儿忙施展“花影障目”仙法,以牡丹花瓣结成屏障,挡住阴魂。荆芥草灵则取出神农氏所赐的“阳燧镜”,镜面反射出祭坛上的烛光,竟在阴云中开辟出一片暖金色的空间。
“冬至之阴,本是阳之基。”荆芥草灵朗声道,“你看这荆芥,看似沉眠,实则在地下编织阳气之网。若锁了阴枢,阳气何从生发?”玄冥使者却冷笑:“阳气?人间只知追慕阳气,却忘了没有冬至的沉眠,哪来春日的繁华?”言罢,双手按地,井中寒气汹涌而出,竟将二人困在中央。
青儿见势危急,取出随身携带的荆芥暖炉,炉中燃烧着荆芥秸秆与艾草,顿时散发出浓郁的辛香。辛香与阴寒之气相撞,竟腾起阵阵白雾,白雾中浮现出无数人的梦境:有孩童在雪地里放鞭炮,有老者在炉边煮荆芥粥,有妇人在窗前缝补冬衣……玄冥使者望着这些梦境,眼中幽蓝渐褪,喃喃道:“原来人间的冬至,竟有如此多的温暖……”
第四回冬至祭祖承阴德,荆芥燃灯启阳机
青儿趁势引动人间的冬至烛光,只见千万盏荆芥灯同时亮起,灯光透过阴云,在寒夜中形成一片暖金色的星河。荆芥草灵则将荆芥秸秆抛向阴魂锁链,秸秆遇火即燃,化作万千光点,如星子般坠入阴魂体内,竟将锁链一一烧断。
玄冥使者望着重获自由的阴魂,长叹一声,解下黑袍,化作一道阴风融入古井:“我守护阴枢千年,却忘了阴德并非闭塞,而是孕育。今以荆芥为引,重开阳机。”话音未落,古井中涌出清澈的泉水,泉水带着荆芥的辛香,所过之处,阴云尽散,露出冬至子夜的星空。
青儿与荆芥草灵趁机施展“阳枢重启”之术,以荆芥秸秆为引,引动天上的北斗七星之光,注入荆芥根系。但见伊水之畔的荆芥田突然泛起金光,积雪纷纷融化,露出底下暗红的根系,根系上竟冒出米粒大的新芽,在星光中轻轻颤动。
第五回雪夜围炉烹芥酒,阳生一刻暖乾坤
是夜,子夜钟声响起,百姓们惊喜地发现,荆芥田上的积雪已化作春水,新芽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青儿告诉大家:“冬至阳生,宜用荆芥煮酒,以应天时。将荆芥与黄酒同煮,加姜片红枣,可驱寒暖中,迎接阳气。”百姓们闻言,纷纷取来陶罐,在荆芥田边支起炉灶,一时间,酒香与辛香弥漫,竟将冬日的严寒驱散了大半。
玄冥使者化作一缕清风,拂过每一株荆芥,所过之处,新芽上的冰晶竟化作露珠,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他附在青儿耳边轻声道:“替我告诉人间,冬至的阴寒,是天地给生命的棉被。”说罢,便消失在晨雾中。
青儿与荆芥草灵坐在伊水河畔,看东方渐白,听远处传来的晨钟。荆芥草灵轻抚新芽,轻声道:“冬至如人生之低谷,看似绝望,实则蕴含转机。荆芥若不经此一冻,如何能在春日里长得更加繁茂?”青儿点头,取出花仙谷的“冬至笺”,将今日之事刻于笺上,投入伊水。笺纸随波而去,在黎明的微光中化作一片桃花,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从此,每逢冬至,人们便会在荆芥田边举行“启阳礼”,点燃荆芥灯,煮荆芥酒,祭祀祖先的同时,也感恩大地的孕育。而那片在冬至重生的荆芥,从此成了“阳枢草”,叶片上的脉络如北斗七星排列,传说在冬至子夜采摘,可治百病。正是:冬至阴凝阳始生,荆芥固枢破寒穹,一盏心灯照长夜,留得阳和满人间。欲知小寒时节又有何传奇,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