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大雪封河·荆芥焕阳

大雪封河·荆芥焕阳(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荆芥仙缘传》第十一章

第一回大雪纷纷压竹扉,荆芥沉沉卧雪帷

且说小雪已过,时序至大雪。花仙谷中,青儿晨起推窗,忽见天地一白,千树万树梨花开,连那灵泉也被厚雪覆盖,只在泉眼处露出一泓碧蓝,宛如大地的瞳孔。远处的梅树开得正盛,却有几枝被雪压折,断枝上的花苞冻成琥珀,说不出的凄清。荆芥草灵抱着一坛荆芥蜜饯走过,坛口结着薄冰,轻声道:“姐姐可闻得风中的呜咽?那是大雪节气的警讯。”

二人至望仙台俯瞰,只见塞北草原银装素裹,呼伦贝尔湖冻成明镜,岸边的蒙古包如散落的雪莲,却无半点炊烟。最触目惊心的是那片沿河而种的荆芥田——植株被三尺厚的雪掩埋,唯有根系处隆起一个个雪包,宛如大地的坟冢。偶有牧民骑马经过,马蹄踏在雪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坐骑口中喷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挂,牧民们面色青紫,咳嗽声此起彼伏,竟如寒夜中的孤狼哀鸣。

青儿指尖凝聚灵力探向人间,收回时竟有冰棱顺着手臂蔓延,形如荆芥的茎叶:“此乃‘大雪寒魔’作祟。大雪本是‘至此而雪盛’,如今却因人间过度开采地下水,致使地脉寒泉上涌,寒魔借势成形,妄图将人间冻成冰窟。”荆芥草灵取出神农玉简,玉简上浮现出冰封的裂痕:“大雪腌藏,万物闭藏,荆芥焕阳,可破寒罡。”她望着人间的冰原,目中泛起坚定:“须得在三九前找到寒魔巢穴,否则荆芥将永埋雪下,再无生机。”

第二回冰河千里寻魔穴,雪国深处遇晶灵

青儿与荆芥草灵驾云至呼伦贝尔湖畔,甫一落地,便有飓风卷起雪浪扑来,如千军万马奔腾。举目四望,只见湖面冰裂如蛛网,裂缝中渗出黑色寒泉,所过之处,荆芥根系皆被冻成水晶。湖中央有一座冰山,冰山之巅有一座晶莹剔透的宫殿,殿中矗立着一根巨大的冰柱,柱中冰封着一个身着兽皮的男子,他怀中抱着一只冰雕的白鹿,脚下踩着被冰封的荆芥种子。

“吾乃‘雪国晶灵’,司掌塞北雪事。”男子开口,声音如冰川移动,“人间抽取地下水,致使寒泉干涸,我唯有引天上雪水注入地脉,却不想寒泉反噬,冻住了荆芥灵种。”青儿这才注意到,冰柱周围的荆芥种子皆已冻裂,唯有中央一枚泛着金光,正是塞北荆芥的本命灵种。

荆芥草灵取出神农氏所赐的“地脉罗盘”,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指向冰柱底部:“寒魔巢穴定在冰柱之下,需得用纯阳之火融化冰柱,方能拯救灵种。”雪国晶灵摇头:“此冰柱乃万年玄冰所化,寻常火焰无法融化,唯有找到‘太阳真火’,方能破局。”

第三回辛香燃魂引真火,荆芥化蝶破寒罡

青儿闻言,取出花仙谷秘宝“日轮镜”,镜面折射出夏至正午的阳光精魄,却在触到冰柱的瞬间被反弹回来,化作点点流萤。荆芥草灵见状,毅然摘下头上荆芥发簪,簪头的花苞竟在极寒中绽放,散发出温暖的红光:“以我灵草之魂,引太阳真火!”

但见红光融入日轮镜,镜面顿时燃起青金色的火焰,如一条火龙般钻入冰柱。冰柱内的雪国晶灵忽觉心口一暖,睁开眼时,竟见怀中白鹿冰雕开始融化,露出底下的活物——正是当年被他救下的小白鹿。他指尖轻触鹿鼻,白鹿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叫,竟与荆芥的辛香产生共鸣,冰柱上的裂纹开始蔓延。

“趁此机会,快引动地脉阳气!”青儿对荆芥草灵喊道。二人双手相抵,以灵力为桥,将荆芥的辛温之气与日轮镜的真火注入冰柱。雪国晶灵趁机施展“雪国焕阳术”,但见冰柱中的寒泉之水渐渐化作雾气,与荆芥香气融合,形成一道青金色的光带,顺着地脉蔓延而去,所过之处,冰层纷纷碎裂。

第四回大雪腌肉藏阳火,荆芥熬膏暖寒乡

冰柱轰然碎裂,小白鹿欢快地跃出,口中衔着那枚泛金光的荆芥灵种。雪国晶灵轻抚鹿首,眼中泛起泪光:“多谢两位仙子,此鹿名唤‘雪阳’,曾与我一同守护寒泉,如今终于能重见天日。”青儿见他鬓间冰晶已化作荆芥花瓣,微笑道:“荆芥灵种既已苏醒,塞北的春天便有了希望。”

三人联手施展仙法,以荆芥灵种为引,引导地脉阳气重新注入寒泉。但见呼伦贝尔湖的冰层渐渐融化,露出底下清澈的湖水,湖底的荆芥根系在阳气的滋养下,竟开始向上生长,叶片穿透冰层,在雪光中轻轻摇曳。牧民们惊异地发现,自家毡帐旁的荆芥竟在雪中抽出新芽,叶片上的冰晶如钻石般剔透,却带着淡淡的暖意。

雪国晶灵取来铜锅,以融化的雪水熬煮荆芥根,加入鹿奶与蜂蜜,制成“雪阳膏”。膏体呈琥珀色,散发着辛香与奶香,牧民们抹在干裂的唇上,顿时感到一股暖流直达肺腑,咳嗽立止。“此膏可驱寒暖中,最宜大雪时节涂抹。”荆芥草灵微笑道,“若内服,可与羊肉同炖,更是大补之方。”

第五回雪夜燃灯照归程,芥火通明映九天

是夜,明月照彻草原,牧民们在荆芥田边燃起“阳火堆”,堆中焚烧着荆芥秸秆与马粪,青烟袅袅中,寒气竟化作屡屡祥云。雪国晶灵骑在雪阳鹿上,手持荆芥火把,带领牧民们唱起古老的雪国歌谣:“大雪纷纷兆丰年,荆芥焕阳暖人间,白鹿衔来春信至,草原千里尽欢颜。”歌声中,小白鹿踏雪而行,所过之处,荆芥新芽纷纷破土,在月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青儿与荆芥草灵坐在毡帐前,看火星溅入星空,听牧民们用蒙语讲述荆芥的传奇。荆芥草灵轻抚身边的荆芥苗,轻声道:“塞北的冬天虽长,但有荆芥在,就有希望。你看,它的根系已深入地脉,与寒泉融为一体,今后就算再大的风雪,也冻不坏了。”

青儿点头,取出花仙谷的“塞北笺”,将今日之事刻于笺上,系在雪阳鹿的角上。夜风拂过,笺纸发出沙沙轻响,与远处的驼铃声相和,竟成一曲塞上阳关。从此,每逢大雪,牧民们便会在呼伦贝尔湖畔举行“荆芥焕阳祭”,以新鲜的荆芥嫩叶饲喂白鹿,用荆芥膏涂抹帐幕,传说这样可使毡帐冬暖夏凉,百病不侵。

而那株受过太阳真火淬炼的荆芥,从此成了“塞北阳草”,叶片上的金斑在雪光中闪烁,宛如镶嵌着阳光碎片,牧民们称之为“雪中金阳”。每当大雪封河之时,人们便会采集它的茎叶,制成火把,点燃后可照亮方圆十里,连最凶猛的野狼也会绕道而行。正是:大雪封河寒威重,荆芥焕阳破鸿蒙,一曲高歌动天地,留得温暖满苍穹。欲知冬至时节又有何奇遇,且听下回分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