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炎蒸·荆芥辟毒(1 / 1)
《荆芥仙缘传》第六章
第一回小暑流火灼金田,荆芥蜷叶泣暑烟
且说夏至已过,时序入小暑。花仙谷中,青儿晨起为灵花浇水,忽觉水壶中的露珠竟在阳光下蒸腾成雾,指尖刚触到花瓣,那娇艳的牡丹竟瞬间枯萎。荆芥草灵抱着一捆晒好的荆芥花匆匆赶来,发间汗湿,玉面上难得显出焦急:“姐姐快看,人间暑气已成妖邪!”
二人俯瞰尘世,但见千里沃野裂如龟背,江河湖沼缩成细流,连那惯会在酷暑中争艳的芙蕖,此刻也蔫头耷脑地浮在水面。最揪心的是成片的荆芥田——本该在夏日里长势旺盛的灵草,如今却蜷缩成一团,叶片边缘焦黑如被火吻,茎秆间缠着缕缕黄雾,细看竟是无数中暑百姓的叹息所化。
青儿指尖凝聚灵力探向人间,收回时竟带了灼痛感:“这暑气中夹杂着疫毒,定是有邪祟借炎夏作祟。”荆芥草灵取出神农玉简,玉简上忽然浮现出一行古篆:“小暑神清夏日长,温风蟋蟀居壁墙,邪暑结毒侵肌表,灵草辛香化浊汤。”她抬头望向青儿,目中倒映着人间的滚滚热浪:“此次怕是要与那‘暑毒’正面对战了。”
第二回赤日当空寻邪穴,荒村寂寂藏杀机
青儿与荆芥草灵按下云头,落在一片荆芥田边。热浪扑面而来,仿佛置身蒸笼,田间泥土开裂的声响清晰可闻。忽然,一阵微弱的呻吟从不远处的村落传来,二人循声而去,只见村口歪歪倒倒躺着几个农夫,面色潮红,口唇焦裂,皮肤下隐约有青黑色毒线游走。
“这是中了‘暑毒’的症状。”荆芥草灵俯身轻拂农夫额头,指尖渗出碧色灵力,“需得立刻用荆芥煎汤灌服,否则毒入脏腑便难治了。”青儿忙取出仙露瓶,洒在枯涸的井中,井水瞬间盈满,清冽甘甜。她摘下几片荆芥叶投入水中,井水顿时泛起碧光,化作解暑灵泉。百姓们饮下泉水,面上黑气渐消,纷纷指向村后秃山:“那里每天正午都会腾起黄雾,沾到的人就会染病……”
二人往秃山而行,未及山脚,便见黄土中埋着无数破碎的陶罐,罐中残留着发黑的药渣,竟都是被丢弃的荆芥根茎。荆芥草灵指尖轻抚陶片,忽然颤声道:“这些都是去年大旱时枯死的荆芥,有人取它们的残根炼毒!”话音未落,山顶骤然腾起黄雾,如一条毒龙俯冲而下,所过之处,草叶瞬间焦枯。
第三回辛香破雾通鼻观,仙露化雨洗炎威
黄雾之中,一个头戴赤羽冠、浑身长满燎泡的邪物现形,正是那由暑热毒气凝聚而成的“赤日煞”。它张开布满血泡的口唇,声音如铁锅烙饼:“花仙子来得正好,我正需九百九十株荆芥幼苗,炼就火毒之身!”青儿怒挥仙露瓶,银瓶乍破处,万点冰晶砸向邪物,却在触其身体的瞬间化作白雾。
“它以暑毒为衣,普通仙法难伤。”荆芥草灵捏紧手中的荆芥花,忽然想起神农氏曾言“辛能散,香能窜”,遂将整束花抛向空中,“看我以灵草之性,破你这闭塞之气!”但见荆芥花化作万千辛香粒子,如银针般刺入黄雾,雾气顿时发出滋滋声响,露出里面扭曲的邪祟本体。
青儿趁机引动天河之水,一道冰瀑自天而降,在烈日下蒸腾起漫天彩虹。赤日煞被辛香逼出本体,又遭冰水冲刷,顿时慌了手脚,化作一团火球想要逃窜。荆芥草灵却早有准备,摘下腕间荆芥手环抛向空中,手环瞬间长成藤蔓,将火球紧紧缠住:“暑气本应滋养万物,你却聚毒为恶,今日便叫你灰飞烟灭!”
第四回小暑清和逢雨霁,荆芥成茶沁脾甘
邪物既灭,黄雾消散,天空中竟飘下清凉细雨。青儿与荆芥草灵漫步田间,见那些濒临枯死的荆芥在雨中舒展叶片,每片叶子上都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更神奇的是,被暑毒灼伤的叶片边缘竟泛起金色,宛如镶了一道金边,煞是好看。
“这是荆芥历经劫难后凝成的‘暑金边’,今后对热毒之症更具奇效。”荆芥草灵轻抚叶片,眼中满是疼惜。百姓们提着竹篮赶来,青儿便教他们采摘顶端嫩叶,以井水洗净后阴干:“取三钱煮水,加少许蜂蜜,可解一切暑热烦渴。”有那机灵的少年当场煮了一壶,清苦中带着辛香的气息弥漫开来,竟连树上的蝉鸣都变得舒缓了。
是夜,新月如眉,百姓们在打谷场上架起木桌,摆上荆芥茶、酸梅汤和新摘的瓜果。青儿与荆芥草灵坐在草垛上,看萤火虫提着灯笼掠过荆芥花丛,听老人摇着蒲扇讲古:“都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如今有了荆芥茶,便是伏天也能活出个清清爽爽……”
从此,每逢小暑,民间便有了“晒荆芥、煮伏茶”的习俗。人们将荆芥叶晒成茶饼,埋入井中镇暑,或随身携带香囊,以辛香辟秽。而那秃山之下,曾被邪祟污染的土地上,竟生出一片格外繁茂的荆芥,叶片上的金斑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岁月给坚韧者的勋章。正是:小暑炎威炽似焚,赤日煞起祸黎民,辛香漫作清凉雨,留得甘芳透骨沁。欲知大暑时节又有何奇遇,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