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 > 孙悟空

孙悟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晚点我去找一下刘胜利,他去国土局上班一个月了吧?”

“去一个月了。听段玉卿说,他还挺适应的,上头领导也器重他。我们柒月要的两块地皮,一块扩建厂房的工业用地,一块建竹林地皮建宿舍楼的,基本上是没太大问题了。”

“那我去找他了解一下情况。”

苏月禾换了个话题:“姐姐姐夫要走,我们送他们点什么礼物好?”

李时刚在这边实在没有合适的职位可选,他最终选择了回老家,万秀敏没办法,只能带着孩子跟他回去。

已经定下来,孩子们放了暑假就回。

梁正烽道:“送他们一个洗衣机怎么样?北方水冷,解放姐姐的双手。”

苏月禾点头赞同:“可以,我找人要一张全国通用的洗衣机票,钱单独给。”

两天后的上午,正民制药厂大礼堂,工人们陆陆续续从各大口子往里走。

礼堂的舞台上,拉着两条红色横幅,上面一条横幅写的是“正民制药厂半年总结大会”。

br/>

梁正烽看了就头大,严主任看出了梁正烽并不喜欢这么高调,他只能解释是厂长让安排的。

显然这是有心人“上下一心”故意把他往高了擡,表面上是给足了他面子,但太过的高调招摇,反而容易落人口实。

这次会上,梁正烽终于看见了厂长耿玉城,一个五十多岁的精明老头。

梁正烽查了资料,知道耿玉城是副厂长向志聪的岳父,老头子铺排了那么多年,原以为自己退休后,女婿能顺利顶上,谁知眼看胜利在望,临门一脚的时候,却被人偷偷摘了桃。

他能高兴吗?

不高兴也是人之常情。

但毕竟是多年职场的老狐貍,耿玉城对梁正烽非常的客气,语气里完全把他当成了自家的晚辈。

见面简单闲聊了几句,领导开始关心梁正烽的住宿问题,“我听说,你们现在住的地方,马上要清人了,住房问题严主任给你解决了吗?”

梁正烽和苏月禾有听说制药厂家属房都比较小,他们家人多,也不想挤,所以没打算搬到制药厂的家属院。

他们在铜钱街那边租了一栋楼房,就彭奶奶隔壁,下个月就可以搬了。

他没多说,只笑道:“我前天才来上班,还没谈到这个问题。”

耿玉城马上把严主任叫过来,严肃问道:“梁副厂长的住房问题,你怎么不主动问呢?”

严主任忙赔笑脸:“这两天太忙,还没来得及问,我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好几处住房,都是两房一厅的,就等着梁副厂长来挑选呢。”

耿玉城对梁正烽笑道:“严主任做事你放心,就我们老家属院的房子,你跟严主任挑房子去。”

梁正烽没拒绝:“谢谢厂长安排,我改天跟严主任去。”

大会正式开始,严主任主持大会,随即向志聪以及其他几个部门领导进行半年总结,最后是厂长致辞。

耿玉城简单回顾了过去半年的成绩,同时展望下半年能获得更好的成绩,他有信心,为什么,因为组织派来了得力干将,曾经在部队有着优秀战绩,获得众多勋功章的新任副厂长梁正烽。

并带头鼓掌,欢迎梁副厂长讲话。

每个领导上台,手里都捏着或厚或薄的稿子,唯独梁正烽是例外,他身姿挺拔,脚步矫健自信,没拿任何稿子就走向了演讲台。

站在上面,他开始侃侃而谈。

他在部队面对子弟兵的时候习惯了,从来都是脱稿的说。

“谢谢鲍书记,谢谢耿厂长,也谢谢把我挂上横幅的兄弟们……”

台下职工闻言,都被梁正烽逗地哈哈大笑。

“我叫梁正烽,北京人,在我还不算很长但也不短的32年人生中,我已经在青城县生活了十多年。正民制药厂生产的药,在我家的药箱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正民制药厂的门口,我经过无数次,咱们厂区门口那只大黑狗,看见我从来不吠,它可能早就预测到,我跟它有缘分,迟早是一家人,果然……”

大家再次被逗笑,原本枯燥的开会氛围慢慢变得松弛有趣。

“我知道正民制药成立已经三十年,我想知道,在我们厂呆了三十年的有多少人?举手看看?哇!没想到有这么多。那二十年以上的呢?”

又举手了一大片。

“家里有三个以上成员,在正民制药厂上班,为正民制药奉献的又有多少?三个家庭成员以上的啊!”

这回举手的人更多了。

梁正烽在上面演讲,他还不忘跟场内的职工互动。

职工们兴致高昂,给予了梁正烽积极的回应。

梁正烽越松弛越幽默,越跟职工们打成一片,向志聪的心就越难受,但这种场合,他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能保持着脸上的微笑。

互动结束后,梁正烽开始转入正题。

“经过鲍书记、耿厂长和众多厂领导的不懈努力,我们厂申请了地皮准备建新的家属院。上头已经批准,现在就看地皮选在哪里了。”

“前天耿厂长给了我第一个任务,他说,建家属院的事,让我想想办法。我昨天去找了国土局的领导,才知道,他们那边给出了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分两块地,建两个家属院,一块在附城,一块在县城但具体位置没定。”

“第二个选择就是,就在我们新厂区的斜对面,给我们画一片地。我们可以建一个设施齐全的家属大院,包含幼儿园、小学、百货店、供销社等等,所有人都住在一个大院里,不分普通职工还是领导干部。”

职工们听完那是一阵的躁动,谁不知道第二个方案好呀,上班方便,设施齐全,最重要的是,公平。

有些人消息灵通,前期就听说新家属院要分两个地方,领导住城里,职工住郊区,原本这些人心里就不服气的,听梁正烽说完,当即有人大喊:“我们要第二个方案。”

“对,第二个方案好!”

坐在严主任:“怎么回事?”

严主任摇头表示不知道,“前天厂长的电话,可能小彭没转达清楚。梁副厂长误解了厂长的意思。”

向志聪回过头去,白伟业忙走前来,轻声道:“应该是他自己找国土局沟通的,之前我没告诉他,国土局还给了另外一个方案。”

气得向志聪小声骂白伟业:“你怎么能让小彭那个公子哥给梁副厂长传话呢?都传歪了。”

白伟业知道向志聪只是那他撒气,他也只能闭嘴,不敢反驳。

梁正烽站在上面,还在发言:“我听到了大家的呼声,究竟是选第一个方案,还是第二个方案,大家可以进行实名投票。我们把自己的选择写在纸上,并签上自己的名字。门口有两个箱子,散会之后,大家把纸条投到箱子里。”

彭小明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的,他拎了两个投票箱子放在大门口的椅子上。

“明天会公布投票结果,工会可以派人监督。这是我梁正烽进正民制药厂之后,耿厂长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他让我想想办法,那我一定会想办法执行好。不能辜负领导的嘱托。好了,我今天的发言到此结束。再次谢谢领导以及各位同事,愿我们以后能一起结伴成长,一路同行。谢谢大家。”

礼堂里,掌声雷鸣般响起,比任何人发言所获得的掌声都要响亮。

广大职工和原本就分不了县城家属房的小领导们可不傻,都知道,新来的副厂长,把老领导们的桌子给掀了!

掀了桌子,大家都能捡到好吃的,谁能不高兴?

中层领导也各怀鬼胎,都知道副厂长是有背景的人,这个时候可不敢表现的不高兴,更不敢给新领导脸色看。

而以厂长为首的老领导,能怎么办?吃了哑巴亏,被掀了桌子也只能站起来跟大家一起鼓掌。

不然,就真脱离群众了。

投票结果不出所料,第二个方案高票当选。

梁正烽做事雷厉风行,他当即去国土局找刘胜利,让他想办法把地皮敲定了。

而柒月的厂房扩建地皮和竹林地皮也几乎同时定了下来。

转眼到了七月,这天,苏月禾被叫到研发室看新的实验成果。

香皂改了几版之后,出了最新版。

苏月禾拿起香皂嗅了嗅香味,比木兰香皂要浓郁一点。

曾凡:“增加了白玉兰香料的比例。”

苏月禾:“香味可以,杀菌效果怎样?”

曾凡:“最新这款香皂,我们去掉硼酸,保留了三氯生,按照你上次说的,增加了很少剂量的硫磺,我们昨天去省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借用了他们的显微镜,在显微镜下,我们的新款香皂,杀菌效果比市面上的普通香皂要高80%以上。”

这个效果苏月禾非常满意:“足够了。杀菌太厉害,对人体也不好。”

站在一旁的王惠珍笑道:“太好了,那就基本上定了啊。小高那边取了几个新名字,要不要开会选一下。”

苏月禾道:“可以,改天开会选吧。洗发水怎么样了?”

曾凡拿出一小碗黄色的浓稠的洗发水,按照上次市场部的调查结果,“这是增加了柔顺配方的,我和王惠珍都用过了,效果很好。”

苏月禾摸了摸王惠珍的头发:“确实,既柔顺,又有蓬松感。”

王惠珍学了国外洗发水的经验,她道:“头发有油性、干性和中性之分,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使用这一款洗发水,我们选择的是中性配方。等打开市场之后,我们再出油性和干性的洗发水。”

苏月禾:“你们先把三个配方都调出来,等时机成熟,可以迅速进入车间进行量产。”

“这个不难。我们都试调出来。”

走之前,苏月禾道:“给我一瓶拿回去试用一下。”

曾凡拿玻璃瓶给她装了一罐。

现在的人买洗发水,就跟打酱油似的,自己拿着瓶子去店里,灌装一瓶。

苏月禾想用塑料瓶装自家的洗发水,整支出售,但这需要上下游的配合,她之前去云平县的塑料厂谈过合作,可以实现她想要的,就是成本比较贵。

她提着洗发水回了办公室,才坐下,运红来找她。

“我刚才核算了一下成本,一瓶500毫升的洗发水,要卖三块钱才有得赚,你要的那种塑料瓶太贵了。这个价钱,我怕买的人会很少。”

苏月禾也苦恼,但这成本,在大量生产之前,是很难降下来的。

“前面我们只供大中城市呢?生产洗发水的企业少,地方保护主义也应该会少很多吧?”

方运红担心:“就怕在大城市也难,现在大家用洗发膏的比较多。怎么打开市场,改变习惯,是最关键的。”

方运红的担忧不无道理,大部分创造新鲜事物的先行者,都是艰难的。

在苏月禾懊恼的时候,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四大名著之一的《孙悟空》三年前开拍,基本上是边拍边播,拍了三年还没拍完。

在总台给的预算用完后,整个剧组陷入困境,导演韩芳目前回京筹款,困难重重……

原书中说过,《孙悟空》于1986年春节在央视播放了20集,长红三十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如果她花钱赞助《孙悟空》完成拍摄,柒月的洗发水gg是不是可以搭上《孙悟空》的东风,除了打开市场之外,还能长红三十年?

她当即决定,去一趟北京,找韩芳导演。

刚好梁正烽也要去北京办房产的事,可以一趟解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