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2 / 2)
古神医总之是目不见物的,有没有光亮于他而言都没有什么分别。但连淮见他不曾点亮火烛,就直接走进去,心中却仍旧生了几分疑虑。
按照常理来说,常年闭门不开的地道里空气污浊,需要先用烛火放下去试燃,确保烛火能够持续燃烧之后,方可让人进入,否则贸然进去极有可能窒息昏厥。
然而古神医却没有半分试验的意思,就这么直截了当地走进去了,仿佛全然不担心一般。
连淮于是刻意留心,拿着火把同他越走越深,低头关注着木炬中的火苗,见它竟然烧得十分旺盛,丝毫不见被里面的空气压灭或削弱下去的痕迹。
可见这密道里面的空气是流通新鲜的,怪不得没有必要在进入之前通风了。
一路走去,只见两旁都是石壁,上面爬了浅浅的青苔,在昏黄的烛火照应下,头显出小片小片的斑驳的阴影。
再向下探去,只觉得前面黑洞洞的深不见底,偶尔有丝丝烟气冒上来。他不由地感叹,古神医所居之处看似普通,甚至于有些狭小,没想到这地下竟然别有洞天。
这石壁似乎有吸收声音之效,越往深处走去就越觉得安静,除了脚步踏于地上的轻微的声响之外,再无什么动静,就连半丝风声也无,安静的让人浑身发冷。
连淮无意间见到火把上的火苗晃动了一下,冒出丝丝白烟,心中不由得一动。
这并非是什么极安静给人造成的错觉,而是这通道里的空气就是比外头冷得多,最里面像是有个大冰窖在往外面排放丝丝冷气。
他伸手去触了一下石缝之间的泥板,入手却觉得温温的,仿佛夏日被太阳晒着一般,虽然没有那般烫手,但比起冷飕飕的空气热了不知道多少倍。
此刻他们顺着地道往下走,已然下了将近一丈了。
连淮忽然之间想到了什么,脑中灵光一现,将脚步放缓了下来问道:“前辈的地道可是总共有三丈深?”
古神医意料之外地被他如此一问,不由的愣了一愣,随即只觉得心中震颤,虽有千言万语,想要感慨,却只有蔚然感叹而已。
这连庄主不知道是几辈修来的德,才能生养出这样一个绝世少年。
“公子所料不错,这地道确实一共有三丈之深。”
古神医一边说,一边不自觉地慨叹,只觉得心服口服,如此叹服之情甚至超越了他心中的傲气,浑然没有了长辈在晚辈面前的盛势凌人。
“而眼下我们走了一丈深,差不多已然到地方了,公子想必是料到了,这才停下了脚步。”
“原来真是如此。”连淮点头笑道,温文有礼,“晚辈先前只是看这通道里的空气比外面冷上许多,而四处的地板却又是暖的,再联想这通道一路往下,故而才如此猜想。”
实则距离这肉眼可观察到的情状离那结论尚差了十万八千里去。这其中好几层的曲折推断,倘若换了旁人,必定看不出来。
泥土乃是实实在在的物件,比之空气的虚无缥缈严密很多,也无法流动,因而泥土传热的速度比之空气慢了几十倍不止——表层的泥土距离蓝天朗日更近一些,温度也所差无几,而越往下的泥土离得越远,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传热,因此温度差距也就大了。
这泥土将地面上的温度一层一层传递下去,有了明显的差异。大约泥土下三丈的地方,温度恰好截然相反,冬夏相对,四季颠倒。
一年有四个季节。而这三丈恰好也就可以分成三段,加之地表的真实季节,就能构成整个的四季。
古神医曾提起过要带他去的地方是冰室,而此刻是秋冬交接,往下一丈应当是夏秋交接,冰室理应不放在这里才对。然而空气中异于寻常的严寒却让连淮明白冰室多半就在这里。
但这又是为什么?
“随我进冰室去吧。”古神医拿着木杖在地板和墙面之间点了数点,然后伸手搬动了机关。
石门移开了,露出里面一个半人大小的矮门。古神医擡起木拐杖往那门锁里面敲了两下,门就开了。
迎面扑来阵阵冷气,只见室内白雾缭绕,宛如冰天雪地的极冷之处,在朦朦胧胧的烟气之间,隐隐能见到一张仿若玄冰制成的冰床放在房间中央,而房间周围则是堆砌满满的一排排的冰块。
连淮于是便确认了那先前的冷气是从何而来的。
“我感觉此处空气甚是流通,丝毫没有闭塞之感,原来是因为这冷暖气流对冲之故,不知前辈是如何构建这地方的,将这地道布置的如此巧妙,又能在同一时刻周揽四季,当真是神奇至极。”
古神医听了,默默不言语,面上却有几分惆怅不快之色,仿佛被人戳中了心事一般。
连淮见他竟是如此反应,不由得愣了一愣,颇不知所以。
常人若是听到旁人如此肯定自己的杰作,就算不是骄傲自豪,也不至于如此黯然。
“进来吧。”他最终只是淡淡的说道,仿佛还机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帮我把这冰床搬到最上面的一间密室里去。”
连淮这才明白,这便是为什么会放在一丈深的地方。眼下已然转入冬天了,这地方还是夏末秋初的温度,并不适合藏冰。古神医只是还没来得及把冰床搬走而已。
“不同的病应当在不同的季节相治,这个道理你应当明白。”
说到此处,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句话来的莫名其妙,仿佛是对他刚才那番话拖沓了许久的一句答复。
他终究还是含蓄地答复了他为何要建这个地宫。
这便是里面寒气逼人,不过进来了片刻便能感到身上发冷,骨头打颤。然而年华却觉得身上疼痛难忍的经脉,竟然在这寒气里头慢慢地不疼了。
“前辈要我将这床从地道里搬到上面那层吗?”
“正是如此,顺带将那冰块子也搬上去。只有在极寒之地,全身血脉收缩我才能帮你打通经脉。”
“好,多谢前辈。”
连淮于是恭敬的答应了,将那冰床向外搬走,顿时只觉得入手处一片冰凉,但却仿佛比这空气里的寒气好上许多,甚至于没有那么冷。
低头细看时,连淮才发现这床并非当真由冰块而成,而是浅色的玉石做的,触感温温凉凉的,虽冷却不刺人。
这样能做成床榻大小的寒玉,恐怕价值斐然,就算是倾国倾城也未必找得到第二块。
连淮气沉丹田,运气在两臂之间,抱着那玉石便觉得颇为轻松。他一路原路返回到了接近地上的地方,古神医又开了一间石门,让他把东西放进那间密室里去。
这两间密室是一般大小的,都只有方圆三米左右,多转几个身子便转不开来了。
因此连淮拿起玉床时是朝着一个方向拿的,现在放下时,因为房型的构造不太一样就侧转,过了一个方向放下。
石床刚刚碰地,他就听到古神医又叫他去搬别的,于是也不暇停留,径直站起身来,将手收回。
只是这一收袖口的功夫,他却忽然间发现自己的袖口上似乎闪了闪,好像上面沾了水光一般。
连淮不由怔了一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然而定睛细看时,却发现自己袖口和手腕处确实占了少许荧荧发亮的粉末,不知道是从哪里蹭到的。
那粉末不是寻常的东西,而是鲜亮的颜料拌上一些药草制成的,白日里显得淡一些,到了暗处又亮一些,用来追踪江湖仇家自然是恰到好处,因此它是江湖上极其难寻的宝贝,小小的一包就能价值千金。
不过是转瞬间的功夫,连淮就已然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连忙蹲下身子去看那玉床侧面。
左边没有,正底下没有,右边……
刚刚转到那一边查看,他便看见几个鲜亮的字迹赫然出现在眼前,笔画歪歪曲曲,甚至有些线条部分重叠在了一起,似乎是书写之人以不同寻常的姿势写将出来的。
然而这些字虽然丑得出奇,却个个大而显眼,笔画清晰,可以清楚的分辨字样。
那上面写的分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