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1 / 2)
第一百四十三回
帝辛对于杨戬的了解除了先祖留下的记载外,也只有他在封神战场上展露的和旁人口耳相传中的那些。
甚至于将那位在战场上屡挫商军的清源妙道真君和先祖记载中的“象帝之裔”联系起来,都已经是他魂魄封神上天后,方才通过一些传闻和蛛丝马迹推断出来的。
那时候,即便是厌恶神佛不愿意祈求他们庇护的帝辛都忍不住感慨命运弄人,有一瞬间想过若是当日商容要求祭祀的“护国庇民之正神”不是女娲而是那位清源妙道真君又会如何。
成汤之时,三皇五帝未远。
如果说黄炎之争、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之间的争斗,无论西王母做了怎样的选择,但归根结底都始终还是人族内部的竞争的话,那么自尧舜以始,后世每一位人皇更叠的背后,都有着西王母一系和昊天一系背后操控的影子。
鲧窃息壤,亡于羽郊。因为这是昊天欲亡洪荒遗民所降下的大洪水,目的未最终达成前,不许任何人阻止。
而待得大禹之时,天庭终于开始筹谋在人心之中取炎黄而代之,需要扶立心向于他们的人皇。于是同样的事,鲧之子可为矣。甚至在禹治水的一路上,有群龙开道,导引水路;更有山野精怪假托神女之名,授以驱策鬼神之书,助他斫石疏波,决塞导厄。
云华侍长已逝,巫山之上那位托名瑶姬甚至敢自称“王母之女”的又是谁?不过是看昊天遣了龙族,瑶池便也带着三分恶意,七分兴然地点化精怪,命她相助人皇罢了。
好在,继舜而登帝位的禹并不是甘受天庭摆布而不顾人间兴亡的短视之辈。那时公天下的思想还在每一代人皇的心中,他先是看中臯陶,后又得伯益协助平治水土,一道梳理山川脉络、八方民俗而著《山海经》,于是便生出了将天下相托的想法。只是,便是大禹也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身亡以后,他的儿子启会打乱他的全盘布局。
人妖两族的盟誓随着伯益的死去再无人提起。夏启依仗着天命在彼,御飞龙而登天,得《九辩》、《九歌》以下,然后便过上了纵情声乐的日子。大抵在他看来,有天庭撑腰的夏家天下,必然能够长生久视吧。
而上古的那些神人们,在三皇隐退时尚还乐呵呵地过着自己的生活,部分闲不下来的更是直接跑去给也算是熟人的昊天打工。直到瑶姬身死、蜀山氏覆灭,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出这个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正常更叠换上的新任天帝对他们的恶意,却也因为几个分量重、能说得上话的人物之前跑去庆贺禀君同瑶姬的大婚而同样被天罚波及,一时之间没人能够出面主持大局。
那本是炎帝和黄帝的属神们时隔多年后难得能够还算融洽地坐在一起对饮,却没有想到一朝风云变幻,喜事竟骤然变成了惨事。
而长居天上,政治敏感度极低又脾气暴烈的神农属神祝融甚至在那之后还被昊天哄骗,杀死了身为黄帝子孙的鲧。
好在西王母出面,令大鵹、小鵹接走了禀君和瑶姬的孩子。于是上古神人们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跑去西昆仑。
但是建木断折,人间灵气渐绝。纵使西昆仑地处世外,古神们也只能在这其中短暂地维持自己的强大而不能避免自己一步步走向衰老。
他们渐渐开始经历天人五衰,却并不想为了让自己能够再多茍延残喘一会儿而选择什么都不去做。
天庭他们已经去不了了,除非再来一次共工怒触不周山,不然凭借他们现有的力量,根本无法撼动天庭。
可是洪荒大地上生活着的,还是炎黄之民啊……
于是九天玄女提出可以将目标对准昊天所支持的夏王朝,想要扶立与她有所渊源的殷民族来取代夏王朝在大地上的统治。
对于这位曾授黄帝战书的女子,众人都是信服的。而夏桀竟敢攻伐刚刚有所复苏兴盛起来的岷山这件事更是让他们恼怒。
于是古神们瞒着常年在金霞洞学艺的二郎,各出手段帮助成汤王。而觉得自己当年被骗了的祝融更是不惜冒着陨落的风险也要亲自现身点燃了夏城西北角,助汤王攻破了夏朝固若金汤的城池。
昊天本不想承认殷商的正统,所以大旱七年,想要让新的人皇明白何谓天意。
但从西昆仑的来客透露的只言片语中猜出了许多凡人所不应知晓的内情的汤王反过来以民意挟持天意,也让昊天陷入了两难之境。于是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商王朝得以绵延存续,而天庭的秘密则只流传于历代殷商之王的口耳相传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然而……人族的事,自当还是应由人族自己来决定。
那些过去的秘密传到帝辛耳中时,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佚失缺漏了大半,但这其中蕴藏的东西却还是激起了他的逆反之意。
当然,帝辛所讨厌的不只有多管闲事的漫天神佛,还有在他看来食古不化的世官贵族。
所以在魂魄封神却阴差阳错补全了那些埋藏在时光里的秘密后,帝辛也就一直觉得,他与那位清源妙道真君或许能有话可聊。而他也相信,那个他曾经远远见过一面的司法天神,不会真的屈从于现有的天庭,以及那些种种不合时宜的规制。
“帝辛你倒是大胆。”
昊天开口,却也相当于默认了帝辛的推断。
“陛下,”帝辛有些敷衍地冲昊天一拱手。“人间婚嫁事宜天庭已有月老与红鸾星君共理,我这天喜星君之位本就是个虚职,如今又心生红尘之念,特向陛下请辞。至于封禁仙骨,也请司法天神随意。”
他大大咧咧地道,却给无数封神榜上有名的神仙指了一条明路。
削去神职,封禁仙骨。这于很多神仙而言,或许是惩罚,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并不是这样的。
文曲星君察觉了这一条天规中的疏漏,但能够填补的两点,诚如天喜星君所说,他在天庭实际上不曾担任任何实质意义上的神职,至于“心生红尘之念”——
“大王。”
妲己在听到子受说出那句话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明媚夺目,让人依稀想起了昔年殷商王都的盛景。
“爱妃。”于是帝辛也毫不顾忌地张开双手,一把抱住了冲他飞扑过来的狐妖。一神一妖亲昵地贴了贴,仿佛半点都没有感受到瑶池落在他们身上不满怨毒的眼神,像是他们还是朝歌城中尊贵无匹的君王与王后。
“不过,现下或许应该换个称呼了。”帝辛看着妲己。妲己的眼眸中倒映出了他的模样,却要比他揽镜自顾时显得英俊上许多。
妲己的纤纤玉指抵在帝辛的唇上,“妲己,只是妲己。”
“那么,子受。”于是帝辛笑着眨了眨眼,“我已经不是你的大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