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2 / 2)
孙悟空啃着从高昌王宫顺来的桃子,好奇地问。
他见过天庭的天兵天将,也见过二郎真君的三千草头神。不过说起来,他倒是还真没有见识过凡人究竟是怎么打仗的。
“此后的事与你我师徒无关。取经方才是正事,我们自然不好在高昌国再多做停留。”
唐僧微笑着摸了摸孙悟空的脑袋。
他的这些徒弟们,虽然各有来历,但却俱都存有几分天真。既然本就不是俗世中人,倒也不必似他这般为凡尘所累。跑跑腿、探探路也就罢了,真让他们去看残酷无比的战场,他舍不得。
“哦。”
孙悟空点点头,倒也不甚在意。而猪八戒和沙悟净则本就不是会对这些事感兴趣的人。
于是师徒几人继续西行,很快便来到了万寿山地界。
那万寿山,真真是好一个洞天福地。唐僧师徒四人既到了此处,见到五庄观观宇,又岂能不进去观上一观?
五庄观的主人镇元大仙因与唐僧前世金蝉子相识,此时见了肉/体凡胎的唐僧,倒也不曾避而不见。他更是念着故友之情,命门下弟子打了四个人参果来,用以款待唐僧师徒。
“长老且在此间歇息一日,待明日再上路也不迟。”
猪八戒没有想到自己下凡以后跟着个凡人师父竟然反而能够吃上许多神仙都羡慕觊觎不得的五庄观人参果,连声附和镇元大仙,只盼着明日还能再吃上一个才好嘞。
见镇元子如此盛情,兼之徒弟贪嘴,先应承了下来,唐僧也就不好推却。又看此时外面天色渐暗,便于此间住了下来。
待到唐僧师徒各去歇息,原本笑容满面的镇元子方才恢复了平日里冷淡的神情。
“师父,我等是太乙玄门,何苦这般与那和尚作陪?”
五庄观中有弟子四十八个,清风、明月正是入门最晚的那两个。因着年纪小,镇元子对他们多有宽纵,是以此时见客人已走,便忍不住开口问起师父来。
更何况,在清风、明月看来,人参果树乃是他们五庄观的灵根,万年方才结得三十个果子。往日里,分给了如三清、四御这等上仙也就罢了,如何还要被他们师父分给四个连草还丹都识不得的和尚?
“清风,明月。”镇元子闻得此言,目光淡淡地扫过自己这两个弟子。“修行修心,莫造口孽。贫道的话你们莫不是都忘了?”
清风、明月闻言一惊,连忙下拜。
“弟子不敢。”
镇元子对此却不做置评,只挥了挥拂尘,示意弟子们都先退下。
那两童子本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几个平日里关系要好的师兄拦下。他们给了最小的两个师弟一个眼神,然后暗暗拽住他们,拉着他们一道出了殿门。
“师父的脾气……你们也太大胆了……”
镇元子隐隐听着门外传来的声音,却没有说些什么。他确实脾气不好,只这些年稍稍修身养性了一些,才养出清风、明月这两个胆大的。
但……一千七百年前,他既然见到了云中子,总要改改自己的脾气。免得他朝老友归来,认不得他这个朋友了。
转世轮回,如何破解胎中之谜,西方教确实有些手段。更何况地藏王菩萨就在地府,又有谛听在座下,论起对六道轮回的了解,地藏绝对是三界中排的上号的。是以那日如来以此来换他合作,甚至要他暂时牺牲人参果树时,镇元子亦没有拒绝。
只是唐僧西行一路,既然有通天教主并东华帝君一道插手,那原本跟如来的约定就做不得数了。
那位阴君圣人是如何诞生的,镇元子已然猜到了几分。与其寻惹人生厌的西方教,倒不如找那东华帝君。
而现下,与金蝉子结个善缘,日后佛门转世修行之法,也未必不能借来一观。
于是唐僧师徒一行更是觉得取经一路倒是不似观世音菩萨一开始说的那般艰苦。路上遇到的妖怪、同修大多都是好人,虽然有时候不免还是要露宿山野、餐风饮露,但大多数时候,总是能被人热情地迎进家门去,摆开山珍海味、灵根仙果以款待。
就是不知这到底是唐僧佛子转世的事流传开了的缘故,还是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名号过于响亮?不过就这一路的境遇,那可真的是天下谁人不识君啊。
在他们前面帮唐僧师徒扫平障碍的紫府灵官并众妖怪:深藏功与名。
[1]在历史上,曲文泰选择了归顺西突厥,阻绝西域商道。并且在大唐出兵的时候表示“唐国去此七千里,涉碛阔二千里,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当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军乎?若顿兵于吾城下,二十日食必尽,自然鱼溃,乃接而虏之,何足忧也!(《旧唐书·侯君集传》)”。然后唐军兵临碛口,他就被吓得病发而死了。
[2]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二卷》:“上皆不听,曰:‘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