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2 / 2)
如此,只要金蝉子当真笃信众生平等,与妖族亦有友好往来。那么世间修者,多少也要顾忌着玄门与西方教话事人的态度,不敢见了妖族便喊打喊杀。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通天对于帝俊能够逐渐解开心结也是甚为欢喜。他固然会助帝俊成事,但若是心结不解,修行路上难免生出坎坷。到底,洪荒大世界中,最有话语权的还是力量。
“只是,我本以为此事你会交给清源亲自主持,怎么反倒是让菩提居中调度,由紫府灵官出面?”
这些年,他那位侄徒孙借川蜀地利,又有东华所赠伏羲琴在手,暗中聚拢天下妖族。此事既须调度不少妖族,由他来安排便是再顺当不过的了,却没有想到最后被交到了刚被他们忽悠去川蜀的菩提手上。
“有些事,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东华纵览紫府灵官讯报,自然知晓的比通天更多。因为以杨戬的性格,很多事,总是不愿告诉长辈以免他们为自己担忧。
“一旦我们成功阻止西游大劫,兴许千年之内,天地间便会有真正的大劫临世。”
而到那时,也是他替妖族另辟一界的最佳时机。
“他……”通天脸色微变。即使那时封神战况正酣,一直端坐在碧游宫的他也注意到了女娲找杨戬一事,并隐约猜到了她借出山河社稷图的真正用意。
“妖界若想有回头之路,只能指望清源能够功成。”
其实虽然罗睺之事是他们有意误导,但天道还是有一点没有猜错。那就是他与杨戬接触,确实有几分是为了当初立于天地正中的建木。
建木被天条之力摧毁,但却有一节残枝因为护着杨戬逃离天罚而仍存于杨戬手中。
先天灵根只要有一息尚存,自然仍有复生之机。建木不是不能自己重新长成,只是受天条规则束缚,才至今依旧是残败模样。
而若他想要动用建木,哪怕杨戬愿意出借,也必须先解开建木之上的天条束缚,也即——改天条。
※※※
正孤身一人走在西行路上的唐僧不知道他的身后有千千万万人在替他谋划这条路上“应该”发生的劫难或机遇。
此时他已经听得那刘伯钦刘太保的指点,走到了两界山下,看到了那只被压在山下数百年的猴儿。
“师父——”孙悟空自得了观世音菩萨的指点,因为指望着能够就此脱离樊笼,自是一直期待着取经人的到来。
今日他冥冥之中感应到时机已至,忙在山下呼和,唯恐取经人略过了他直接离去。却不想人到了面前,竟然……
“你不是个和尚?”孙悟空大失所望,难道菩萨说的取经人还没有到?
“贫僧法号‘三藏’。”
“奇了怪了,原来和尚竟也不全是秃驴吗?”孙悟空喃喃自语,不过很快就放过了这个话题。“师父,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的吗?”
“只要能做到六根清净,带不带发并不重要。”唐僧并不为孙悟空失礼的话感到生气,反而觉得这只猴儿颇为天真纯稚,也不知是犯了什么错,才会被压在这五指山下数百年。
然后才回答孙悟空的问题,“正是。”
于是孙悟空便交代了自己的身家来历,而唐僧闻言,也并未犹疑,而是毫不推拒地攀上险峰,礼拜西方,请揭了金字。
这正是——
五行山下结恩义,西行路上做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