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轮月亮(1 / 2)
第三十五轮月亮
镇委楼下人来人往,人人行色匆匆,没人注意到此时角落里两人的亲密。
宋之妧拉着她的手腕等她的反应,却见她低眸静静地看着她。
眼中情绪复杂,若宋之妧没看错的话,她是有些不好意思。
被她看得认真,宋之妧心中悸动,终究是缴械投降,“好啦,我回家一趟,你要跟我一起吗?”
沈如皎面色沉静,清冷开口:“一起可以,但你不要当着我的面看。”看千纸鹤,看七年前她留下的信。
宋之妧猜对了,她是怕自己当着她的面读她当年留下的信。
宋之妧重重点头,拍拍胸脯,“师姐放心吧,你还不信我嘛?”
沈如皎浅睨她一眼,在逗自己这方面她信不得她。
这是宋之妧在奶奶葬礼结束后第一次回家。
之前她怕。
不是怕鬼,而是怕睹物思人,怕想到那些场景心里的愧疚无法消散,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泪腺,怕曾经战胜过的情绪病卷土重来,怕看到奶奶的黑白照想随她而去...
可是沈如皎来了,有她陪着她好像突然就不怕了。
到了家门口的巷子,宋之妧突然驻足,沈如皎就这样陪她站着。
两人静静地没有说话。
看着落日下那扇朱门,紧闭着,落了一层又一层的灰,向人昭示着此间已然物是人非。
院子里的桂花飘香仍在,石奶奶曾经拿那棵树产出的干花,熬了一锅飘香四溢的桂花酒酿汤圆,味道甘而不腻极为好喝,沈如皎至今都记得。
如今树上的桂花已掉落大半,还有些落到了墙外边来,细细碎碎的黄色花瓣铺了一地。
游子归家,故人却已不在。
宋之妧颤着手从包里精准拿出了那把钥匙,那把已被她累月的抚摸磨得锃亮的家门钥匙。
沈如皎从她微抖的手中把钥匙接过,“我来吧。”
宋之妧看着她不甚熟练地开着家门,许是久未有人打开,锁也生了锈。沈如皎白净的手已经粘上锈痕,用力艰难将钥匙插进去,旋动多下,门终于打开了。
宋之妧捧着她的那只手,看着那几抹红痕心疼。
沈如皎收回了手,微眉的眉头舒展开,“没破皮。”
宋之妧先进去,从门边拿起那柄破扫把,走在前面先把蜘蛛网扫了,沈如皎跟着她进了客堂。看到了那张黑白照片,里面那位老人的脸上褶皱密布,但仍温暖笑着,五官尽透着和善温润。
可这照片旁却写着“石凤英”三字,可墓碑上不是“石海英”吗?
沈如皎疑惑看向身旁沉默的宋之妧,她也看向了那个名字,“之前算命先生说,如果她把名字改为‘石凤英’,或许这一生会好过些,她当时不愿改,后来临终前她问我‘如果我改了名字,这一生就不会受苦了吗?’
“我也不知道改了会不会变好,只好遂了她的愿,希望她来生去过好日子。”
宋之妧眼眶微红,又将头偏过去,沈如皎带她去了旁边,温声问她:“你是要回来做什么?”
宋之妧沉默,其实一直想回来看看,可若身旁无别人,她怕自己会疯掉。
这次沈如皎在身边,她就想着这次一定要回来看看。
还有她从小到大珍藏的百宝箱,里面有奶奶给她做的小玩具、沈如皎用过的草稿纸,还有那几只千纸鹤。年初离开得匆忙,并未带走它。后来总想着回来,可心心念念,却始终不敢。
这次回来带走罢。
她又踱步到了奶奶的房间,本属于她床的那处却已然空空荡荡,那些人说死人用过的东西晦气,便都给烧了。还有她的旧物,也已经被扔得七七八八了。
她身边只余她的一个银戒指,是她这一生最珍贵的首饰,便再无其他。
本来她有过一对金耳环,是宋之妧妈妈在世时给买的,但后来被骗子骗走了。
她当时也信玄学,觉得是阿顽老是要她摘下来把玩,所以这东西才没留住的。
为此小阿顽沮丧愧疚了好些年,后来一次她又掉了什么东西,小阿顽皱着脸委屈巴巴地同她说:“奶奶,这次我可没见过,别怪我喔。”
她才知道原来一句无心的话可以被小孩子在心里记这么些年,当即便向阿顽道了歉。此后再也没有错怪过她了。
宋之妧已然鼻酸,不能再多想,取完箱子便带着沈如皎一起出来。
又看到桂花树下那处秋千,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坐了。是她童年时看到别人家电视剧里,播放着小朋友荡着秋千,她好生向往,求着奶奶给她做的。
见她站着不动,沈如皎便知道她又是想到了往事,接过她手里的箱子,拉着她出了院子。
两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竟然走到了小吃街。
宋之妧瞥见一个卖酒酿汤圆的摊位,正要拉着沈如皎一起过去,没想到她仿若没看到似的,带着她朝反方向走。
宋之妧拽住她的衣角停下,“师姐,你想喝酒酿汤圆吗?”
沈如皎没有看向那边,反而干脆利落地答道:“不想。”
宋之妧手带着她的衣角摆动撒娇,“可是我想喝。”
“要不要喝些别的,我看那边有卖椰奶西米露的。”
宋之妧感觉她有点不对劲,“师姐,我就想喝酒酿汤圆。”
沈如皎认真审视了她的表情,见她神色如常,心想她应该是缓过来了,于是轻点了下头。
沈如皎直接带着她走向那个摊位,目的地明确,应当是早就看到了。
酒酿汤圆拿到手上还是热的,两人喝着才感觉到有些饿。
暮色渐渐降临,宋之妧想起镇上有家湖西菜馆,“师姐,你想吃湖西菜吗?”
沈如皎向来对吃的没有什么要求,便顺着她的意一起过去。
沈如皎突然反应过来,她奶奶是湖西人。
酒酿汤圆也是奶奶常做的。
句句不提她,却句句都在道思念。
沈如皎心里一痛。
宋之妧已经兴致勃勃地开始点菜,在等菜过程中也是叽叽喳喳个不停,讲这条街从前是什么样的。
哪里有家小卖部,那时物价还很低,一毛钱可以买一包辣条。
哪里是家精品店,她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去逛,5毛钱一天租当时很火的小说杂志。
也不需要沈如皎回应,她回忆与讲述的是她珍贵的童年和青春。
沈如皎想起那个年龄段的自己,已经泡在了题海里,被姥爷逼着上各种补习班、刷奥数题。
没有她这么精彩的童年与青春期。
情书也没收到过几封,偶有的几个对她表现心意的男生也都被她每日无休止地看书刷题给吓跑了。
爱情小说更是没看过几本,不知道什么是爱。好像没有人教过她。
两人悠悠地吃着,有道菜很辣,沈如皎没碰几筷子,宋之妧倒是很爱吃,“斯哈斯哈”的声音不绝于耳。没一会儿便见她鼻头渗出微汗来,沈如皎递了张纸给她。
吃过晚餐,已经是晚上了。
到底是景区,七年前的安静小镇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夜夜喧嚣。旁边小酒馆的歌声音乐声顺着微风传过来,离这座小镇的休息时间还差得很远。
宋之妧突然不想这么早就回去那处冷冰冰的民宿,想起白天从桥上穿过时看到游船的gg牌。
便开口问她:“师姐,你想不想坐船?”
之前在林州两人一起坐过,沈如皎却仍点了点头。
这还是宋之妧第一次像个客人一样,坐着游船访问自己的家乡。
这次六个座位一排,分两列。两人终于并排坐到了一起。
沈如皎坐在她和一个陌生人中间,擡眸看着窗外的景色。船上晃晃悠悠的,没一会儿便感受到身旁那人的脑袋落在了自己肩上,越来越沉。
她睡着了。
清风拂过,将她的发香带着飘进了沈如皎的鼻腔,与那日在她枕头上闻到的味道一模一样。
一样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