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1 / 2)
竞争
温晴回江晚回国内领证办婚礼,宁夏忙着运作康妮和公司合作,拍的第一部电影,永不妥协。
倒不用别人告诉她流程,奥司卡有个前哨奖,也是颇为知名的金秋奖,一般来说,在金秋奖有所斩获的影片,很少会在奥司卡上颗粒无收。
公司早早给报上了名,然后将金秋奖的评审人名单送到了宁夏的手中。
“公关评审人是很正常的事,这已经很公正了,又不是说我们公关了,别人就不能公关,还是得看本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伊恩就觉得游说啊,公关啊,是非常正常的事。
“如果是欧洲的奖项更容易操作,那一界的评审团主席基本就能决定最佳影片的归属。反正,肯定给自己的老朋友或是老熟人。”
伊恩看着宁夏,“你别告诉我,华国不是这样?”
“当然,一样的。”想了想,宁夏发现,自己压根没有任何立场嘲笑别人。华国的电影电视节,哪一个不是这么回事?
大把的电影节,没有演技可以当影后,众望所归的输给有背景的,存在的意义纯粹是为了给流量增加一点可笑的实绩。
也有的,老古板划拉一下,只颁给自己这个小圈子里的人,至于能不能服众,他们才不在乎。
挺好,折腾到最后,无论是主办方还是得奖者,统统被折腾成笑话。哪怕爱看电影的人,他们在乎华国的电影节怎么颁奖吗?明摆着是你们小圈子的玩意儿,资本裹挟的玩意儿,那你们就慢慢玩吧。
网友还不如去看吐槽博主分析演员的演技台词,更有说服力。
伊恩一摊手,“电影艺术就是由一帮德高望重的老人把持的,你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才有可能得奖,如果你都不表现出对这个圈子的尊重,人家为什么要上赶子颁奖给你。”
确实是这个道理,只不过米国和欧洲把这件事摊开了做,华国不公开的去做。有时候吧,你也不得不佩服,圈子文化才是真正没有国界通行全球的文化。
伊恩和宁夏举办招待会,请所有评审以及和评审关系好的人,大家享受着美好的夜晚,尽情的交流。
“宁,从你来好来乌,我就在关注你了,你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就是,就是过于沉迷于票房,你知道电影不能只靠票房来衡量好坏。电影人有自己的责任感,这一次就做的很好。”
“宁,自从你来好来乌,就从来没报名参加过电影节,我们还以为,你不想和我们打交道呢?”
“很高兴看到你,终于有所转变,听说你还投资了几部艺术片,干得好。电影行业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也需要更多人的奉献。”
宁夏游走在他们中间,“谢谢您的关注,初入好来乌时,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被淘汰,难免急功近利了一些。现在站稳脚跟,才敢做一些以前不敢做,但我又真正想做的事。我们的导演康妮非常有才华,而演员安娜降低片酬也要接这部戏,太多太多人的帮助,让我觉得自己实在太幸运了。”
说完语调哽咽,激动莫名,感人至深。
“您不知道,我想拜访你们,但根本不得其门而入,您知道的,我是个外国人,很怕大家不喜欢我。但我没想到,大家会这么热情,对我这么好,我太感动了。”
“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听说您的儿子有个好剧本,筹划了几年,不如来我们公司看看有没有可能合作。”
同样的场面,伊恩和宁夏不断重复着,陪着笑脸对每一个人。
宁夏只庆幸一件事,米国人说话最多最多是有点含蓄,但很少会另有深意。
打个比方,校长说秋天到了啊,副校长马上喊来后勤主任,赶紧把学校里的垃圾扫一扫,埋汰成啥样了。
她只需要听人家说什么就够了,不需要再转动脑筋去想里头有没有深意。
招待会的来宾,每人都会有一个礼盒,大大方方的送人。当然,你要是单独给某个人或是某几个人送巨额的现金,那肯定不行。
但这种,却不禁止。宁夏有时候,也转不过弯来,什么可以什么不行,还需要磨练啊。
不管什么活动,康妮和安娜都要全程参与,能拿奖对他们的加成最大。康妮还好说,安娜颇有点兴奋过头了。也是,换成谁短短二三年内有这份造化,也得兴奋过头,可能还得失眠,毕竟睡着了,都能笑醒。
又找了时间,请所有评审提前看影片。
说是点评,又是一个礼盒奉上。
安悦公司更是不惜血本在媒体上造势,今天有行业内的大佬说永不妥协是影史以来,最佳的女性电影。明天有资深媒体人说永不妥协是近年来,安悦公司最好的一部作品。后天有业内人士出来报料说,跟永不妥协撞了档期的电影,纷纷改期上映。
读者被哄得一惊一咋的,什么电影这么厉害,那一定要看一看。不过现在只小规模上映,电影票只供应给粉丝,为什么,为了前期的口碑造势。
第一批观影的观众激动的接受访问,一律好评,有人掩而泣,“这部电影拥有灵魂,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