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养鸭厂(2 / 2)
黎默言豁然开朗,甚至都不用扎得足够紧,只要把开口放在笼子外,鸭子碰不到的地方就好,她的思绪一下通顺起来,热水袋的形状也可以改改,可以做成长条形,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小鸭挤在旁边取暖。
而且开口放在外面,养鸭厂的伙计就不用频繁将热水袋取出,在外面就能操作放水注水,倒是十分方便。
周银环听了黎大人的话,取来边角料开始制作长蛇形的热水袋,正好铺内积攒下很多边角料,之前她暂时没想好做什么,直接丢掉又觉可惜,正好拿来做热水袋,完全不会浪费。
缝合时她格外仔细,防止开线里面的热水涌出,对鸭苗造成伤害,幸好鸭子的脚掌是蹼,不是鸡那样的爪子,并不适合抓挠,倒是不怕线被鸭苗挠开。
黎默言从周银环那离开后,就去了烧制玻璃的工匠那,准备订制玻璃箱。
就有棉被和热水袋,还得把鸭苗养在玻璃保温箱里,否则它们还是活不了,她想要做个长两米,宽一米,高半米的长方体,两侧留出直径十厘米的圆洞,用来放热水袋。
师傅了解后,表示现在就能做,星光县的单块玻璃长是一米宽半米,完全可以拿几块玻璃拼接出需要的形状。
师傅拿出玻璃对合,另一名师傅则用烧融的沙子涂在对合处,等沙子冷却凝固,这两块玻璃就被粘合在一起,之后他磨出一个尖头的石头,捏紧压在玻璃上一画,玻璃就按照他画的痕迹掉下来。
黎默言本来以为要等几天才能拿到成品,没想到不到二十分钟,一个符合她需求的保温箱就被做出来了,果然还是老师傅主意多。
她带上这个玻璃箱去了澡堂,已经有人将周银环缝制好的热水袋送来,她从玻璃箱两端穿出,开始往里面注入开水,一边有人往里面放小鸭子,就放五只作为实验,放完后就拿玻璃盖在顶部,大家开始观察。
这些都是刚出生的小鸭,走路都有些跌跌撞撞,离开母鸡后,明显是感到冷,身上嫩黄绒毛都跟着抖动,好在它们很快就感觉到温暖,挤到热水袋旁边依偎着,有些努力往热水袋地下钻,身体抖动很快停止。
它们不感到冷了。
黎默言见此内心高兴,却没表现出来,还得实验热水袋能提供多久的温暖,这个计时她就不看了,一个小时后有人来找,这时小鸭子已经被抱出来裹在毛毯里,她摸着热水袋,还有余温,但不是很暖和,已经无法给小鸭提供温暖。
“大人,之前是三点钟声响起,我们放下鸭苗,四点钟声响起,鸭苗开始因为寒冷抖动,正好是一个小时。”
黎默言点头,如果是一个小时换一次水,那就太过频繁,白日还好说,夜晚着实是磨人。
看来这个箱子还有很多能改进的地方,比如这个保温箱不如做得更小些,比方长一米,宽一米高半米这样,热水袋也不要直条穿过,可以盘起来放在里面,上面再盖一层稻草,把棉被直接盖在保温箱上,这样应该能延长保暖的时间。
两边的洞口可以就留一个,方便换水,到时候可以开下保温箱的盖子,帮忙下换气。
做玻璃的师傅按照她所说,重新制作出玻璃保温箱,用的还是之前那条热水袋,这次就是盘在里面,,更好让温度传导上来,鸭苗放进去后,确定没有问题,他们就盖上棉被。
这次坚持的时间果然长出不少,足足有三个小时,期间由于为了观察小鸭情况,多次掀开棉被查看,尤其是最后的时候翻看最为频繁,不然能坚持更长的时间,不过定三个小时最为稳妥。
现在里面只有五只小鸭子,等真正投入饲养后,起码要养三十只小鸭,数量多也更保暖,不过这么多鸭子,氧气消耗也快,不如改成木箱,这样方便留下换气孔,盖子用玻璃的方便观察里面鸭苗的情况,这样就算是完美了。
等木箱制作出来,已经是傍晚,她安排人在澡堂大厅里照料小鸭,如果养一晚上没有问题,那就带去柳城使用。
等一觉睡醒,黎默言就先去澡堂,她有点担心一进门就瞧见一堆小鸭的尸体,好在这种事没有发生,她在空旷寂静的大厅里,听到小鸭略显尖细的叫声,驱散她心底不好的画面。
之后安排在这的人快步迎上来,“大人,活着,都活着,能吃能拉,好得很。”
黎默言知道动物一旦不吃东西,那就说明情况不好,如果能吃那就没大问题,看来这个木箱确实可以保暖,这样就不需要母鸡带,可以早一个月恢复,多下些蛋。
于是木匠铺开始源源不断制作木箱,送往柳城那处海边,一同送过去的还有稻草杆,这个仓库里存了很多,十分占地方,正好能清空一波,到时候稻草换得勤快些,也不用担心小鸭生病,换下来的稻草还能堆成肥。
养鸭厂的员工她没从星光县这边抽调,直接从柳城这边招人,由于开出的价格很高,即使是住在偏僻的海边,还要值夜班,也有很多人抢着来。
招人的时候黎默言过去看过一眼,就发现这儿的百姓看她的眼神很不对,后来才知道是赵金隅显摆过头,被人当成神仙下凡,而她这个神仙的头头,也就自动升级成了神仙。
黎默言哭笑不得,不管怎样,结果是好的就行。
……
程溪没想到自己能被选入养鸭厂,感受着四周那些人羡慕火热的目光,她攥紧因为激动而颤抖的手,匆匆从人群中挤出,回家收拾家当。
惜春婆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见她模样忍不住担忧道,“溪啊,啥事啊,咋慌慌张张,难不成是叛军又打回来了?”
“不是不是,”程溪感觉自己浑身发烫,脚步又轻得仿佛能飞起,她控制不住把好消息分享给惜春婆,“是那位黎大人选中我养鸭,以后一日就有百元呢。”
惜春婆不禁提高嗓音:“百元?”
她们现在逐渐开始用星光县的纸币,知道这个一百元不简单,能买五十斤大米,而且还是每日有百元,惜春婆呼吸急促,“这、这得是多少钱啊?!”
因为她没有收住的嗓音,附近几乎人家探出头来,还有人问了两句,惜春婆没忍住说了两句,就惹得大家阵阵惊呼。
“哎呀,惜春你算是苦尽甘来了!”
“还是你家程溪有本事。”
“以后发财了,可别忘了巷子里的大伙啊。”
惜春婆笑得合不拢嘴,她和程溪无亲无故,只是住得比较近,名字里都带着一个xi字,这才在程溪父母双亡后将人捡回来,还因此得罪儿子,后者带着媳妇一走了之,逢年过节都没回来瞧瞧,只留下惜春婆和程溪相依为命。
大家都说她糊涂,说她老了能依靠的只有儿子,何必为一个孤女和儿子对着干,可惜春婆不忍心啊,她望着那时还小的程溪,全身绷紧犹如幼兽,只有那双大眼睛定定望着她,里面满是惶恐。
她望着这样的程溪,就像瞧见小时候的自己,那个时候她就是被养父母捡回家,才得以活下去,现在瞧见同样遭遇的程溪,她也想帮把手,好叫程溪活下去。
没想到最后儿子走了,一直陪伴身边不离不弃的是程溪。
惜春婆老泪纵横,不停拍着程溪的手背,“好好好,你自己能立起来,我就放心了,快去收拾吧,别耽误大人的要事。”
说着,她一块进去帮忙,却见程溪将她的衣裳一块收好,急忙拦住人,“拿错了,这是老人穿的,你过去记得穿光鲜点,那里的人都厉害,不能叫人瞧不起。”
程溪脆生生开口,“没拿错没拿错,招我的大人说了,可以带亲属过去,娘到时候我们一起住,上头会发棉被下来,夜里你就不用喊冷了,咱们还有食堂,能吃白面和肉呢!”
惜春婆直着眼,任由程溪拉着她出了房子,巷子口已经有马车停在那,拉车的却不是高头大马,而是一头巨大的蜥兽,旁边的人都十分畏惧,又见这蜥兽乖乖趴在原处,四周不断有人打量,见程溪出来,蜥兽猛地站起,吓得这群人大叫着散开。
惜春婆同样害怕,但程溪搂着她,“娘不怕,这是大人派来接我们的,你看车里还有其他人。”
惜春婆确实看到人,这才安心不少,可上车的时候依旧腿软,最后还是被程溪背上去的,她们要进车厢时,就瞧见人群里头有个年轻男人,那是惜春婆的儿子,年轻男人脸上满是不敢相信,他们视线对上的时候,男人惊醒过来,奋力朝着蜥车的方向挤来。
“等、等等,娘是我啊——”
程溪收回视线,当做没有听见对方的呼喊,就连惜春婆只是稍稍犹豫,就走进车厢,没有等她那个儿子,车很快开动,将人抛在后面。
路上很是颠簸,程溪和惜春婆坐得很不舒服,可等蜥车停下,她们望着前方那座巨大的建筑,虽然没有日光洒下,她们却觉心头一片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