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竞争带来的销售额迅猛增长(1 / 2)
随着人流我慢慢走出车站又一次回到这座我熟悉的城市,虽然这不是我的故乡但在这座城市我已经生活了快十年说不上把这座城市大街小巷我都走了个遍,但至少在这座城市我已经有了归属感。
说起归属感对年轻人来说还真是有点不恰当。在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可能并不会太认同归属感这东西。
毕竟一个地方如果经济不够发达,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开支,即使那个地方环境再好,可能也不会留下太多的年轻人。
不知道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了老一辈的奉献精神还是现在的社会变得物欲横流让老辈人的奉献精神越来越不切合实际。
但貌似和大多数年轻人不太一样,我对生活的要求没有那么物致,不会因为收入的多寡来衡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合生活。
我用来衡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合生活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满足我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之后是否能带给我舒服的感觉。
还好禹城这座城市刚好符合我的要求,说实话禹城生活成本不高,而且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说话做事都是那么的直截了当,甚至给人感觉在这里生活没有说废话的必要。
出了车站我直奔可以到大学城的公交站台,坐公交车成为了我日常很重要的事。
无论我去哪里都喜欢公交出行,经济实惠是其中一方面,最关键是感觉有人气。
这种人气是在其他交通工具上很难感受得到的。在其它交通工具承载着的是对生活的向往和工作的压力,感觉就是以到达为目的。
而在公交车上不光有对生活的向往而且更多的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
在公交车一路晃荡后我在大学城的站点下了车,下车后才意识到到了禹城由于一直想着事情,都没来得及跟刘雪婷报个平安。
拿出手机才注意到收到了好几条短信息,由于公交车上的噪音和拥挤我都没有发现自己收到了短信。
打开未读短信都是刘雪婷发来的,大致都是询问我是否安全到达禹城。
由于我没有给刘雪婷回信所以后面的短信都是同一个意思,而刘雪婷发来的最后一条短信显得颇为顽皮:
“钟远达你不可能还没到禹城吧,你不是不是被堵在高速上了?我现在可都要到家了哟,不会你还没到禹城吧,待会我可就要享用我的晚餐了,到时候你就只有看着我吃的份!”
现在确实已经到了晚餐时间,中午吃的那点面包现在早已经转化成了奥利给。
我编辑着短信发给刘雪婷:
“我现在才刚下车呢。你都到家了吗?我还在外边呢!不过我现在想先去静吧瞧一下再回家。”
刘雪婷很快便回复了我的短信:
“怎么现在才到达,按照八十迈的车速也应该早就到达了啊!”
看完刘雪婷的短信我才意识到刚刚发给刘雪婷的短信产生了歧义,我不是刚刚到达禹城,而是到了大学城。
我赶紧编辑短信息把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和为什么没有在到达禹城的第一时间给她报平安的原因告诉了她。
当刘雪婷听说我有了要学车的打算后感到了惊讶,因为一个计划安排可不是想到了就会马上付诸实践。
至少这样的计划再怎么也应该三思而后行。可是在他们一起早餐的时候我都没有提起任何要学车的打算呢。
想着这些刘雪婷编辑短信发给了我:
“怎么突然想到了要学车啊?”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出行方便。”
刘雪婷看完我发给她的短信突然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刘雪婷感觉我住的地方距离我工作的静吧并不远,走路也就是十来分钟,平时就我一个人哪还需要买车出行。
刘雪婷迅速编辑短信询问我:
“你怎么就感觉出行不方便了?你不就一个人吗。要去哪里乘坐公共交通怎么就不方便了?”
看来我的有些想法刘雪婷现在还不能明白。其实别说刘雪婷不明白,就连我自己在刚刚做出这个决定后也是把自己给吓了一跳。
我做出这个决定的目的完全就是为了更方便的从锦城到禹城来回更方便。
为了这么简单的目的而去学车,然后再买一辆代步的小车确实给人有点冲动的表现。
有些事情用发短信的方式一时半会还真有点解释不清楚于是我便准备结束这个话题:
“现在只是有点想法而已,还没付诸实践呢,而且现在即使我想要学车也得有时间啊。”
刘雪婷在看完我发给她的短信后也意识到我现在确实最需要的便是时间,并不是随口一说想学车就能立即付诸于行动。便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缠。
从公交车下车的位置到静吧大概还得步行几分钟,我一路看着这座城市的车水马龙,一路向着静吧步行而去。
其实这个点去静吧我估计马和平已经打烊关门了,毕竟现在时间差不多已经快六点了。
往常这个点静吧早已经关门打烊。可是今天来到静吧楼下却是发现楼上静吧的窗户还透着光亮,而且给人的感觉静吧内不止开了一盏灯,而是整个静吧的灯都亮着。
当我来到静吧门口时惊讶的发现静吧内还有不少人坐在阅览区域在看书。
而马和平和宋玉莹两人却是在吧台干着别的事,就连我走进静吧也没有引起两人的注意。
我站在吧台前询问道:
“你们俩这是在干嘛啊?”
两人明显是太过投入被我的声音吓了一跳,他们身体同时一颤才抬起头来。当注意到是我。
我正准备询问他们俩在干啥马和平就不情愿道:
“达哥你干嘛啊?一惊一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