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立冬闭藏·荆芥守阳

立冬闭藏·荆芥守阳(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荆芥仙缘传》第十章

第一回立冬朔风卷地白,荆芥埋雪待春回

且说霜降已过,时序至立冬。花仙谷中,青儿晨起开轩,忽有一团白雪扑面而来,落在案头的荆芥干花上,竟化作晶莹的冰晶,久久不化。远处群山尽染素白,唯有灵泉畔的荆芥圃,在雪下透出点点暗红,宛如大地的血脉。荆芥草灵抱着一捆晒干的荆芥根走过,斗篷边缘垂着冰棱,轻声道:“姐姐可觉今日的雪带着金属般的冷硬?人间怕是有闭藏之乱。”

二人至望仙台俯瞰,只见中原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本该在立冬时节“水始冰,地始冻”的自然秩序,如今却呈现出诡异的紊乱——河流冻结成黑色的冰带,地面裂开深缝,缝中渗出寒气,连那傲雪的寒梅,也在雪中枯萎,花瓣落地即成碎片。最揪心的是那片深埋在雪下的荆芥田——根系本应在闭藏中蓄积阳气,此刻却在冰层下瑟瑟发抖,宛如被抽去了生机,偶尔露出的根须竟呈青紫色,正是寒邪入侵的征兆。田间偶有百姓经过,皆面色青紫,唇齿打颤,呼出的白气在空中凝结成冰蝶,迟迟不散。

青儿指尖凝聚灵力探向人间,收回时竟有黑色寒气顺着指尖蔓延,忙运起仙力逼出:“此乃‘闭藏寒邪’作祟。立冬本是阳气闭藏、养精蓄锐之时,如今却因人间滥采地下热源,致使地脉寒毒上涌,扰乱闭藏之道。”荆芥草灵取出神农玉简,玉简上浮现出冰封的符文:“立冬不藏,春必病温,荆芥守阳,以固根本。”她望着人间的冰裂大地,目中泛起痛色:“须得在三日内找到地脉寒毒之源,否则荆芥根系将彻底冻坏,来年春日再无生机。”

第二回冰裂地脉寻寒源,雪封古洞遇冰魄

青儿与荆芥草灵驾云至寒毒最盛的太行山脉,甫一落地,便有罡风卷着雪粒扑来,如刀割面。举目四望,只见山体上布满蛛网状的冰裂纹,山脚下的村庄已被冰雪掩埋,唯有井口冒出的白气,证明地下尚有生机。

“地脉寒毒定是从山中裂隙涌出。”荆芥草灵指着山顶的冰洞,洞口中不断有黑色寒气渗出,凝结成巨大的冰锥,“那曾是上古冰神的封印之地,如今怕是封印松动了。”二人小心翼翼地踏上冰梯,向洞口进发,每走一步,冰面便发出咔嚓轻响,仿佛随时会裂开。

洞内漆黑一片,唯有寒毒化作的幽蓝荧光,照亮洞壁上的古老符文。青儿取出“照幽灯”,灯光所及之处,可见无数荆芥根须缠绕在冰柱上,根须末端已冻成水晶状,正是被寒毒吸附的征兆。深处传来阵阵轰鸣,似有什么庞然大物在冰层下挣扎。

“是谁扰我清修?”一声怒吼传来,洞顶冰锥纷纷坠落,一个身着冰晶铠甲的巨人踏冰而来,周身缠绕着黑色寒气,正是上古冰神座下“闭藏使者”。他脚下的冰面瞬间开裂,露出底下涌动的黑色寒毒:“人间贪取地热,破我封印,今以寒毒回敬,让他们知道何为‘冬藏’!”

第三回辛香暖地融冰锁,心火通明照夜台

闭藏使者言罢,挥手掷出一道冰链,冰链所过之处,荆芥根须纷纷断裂。青儿忙施展“花影迷踪”仙法,以花瓣为盾挡住冰链,荆芥草灵则取出神农氏所赐的“阳和扇”,扇面上绘着春日荆芥蓬勃生长的图景,轻轻一扇,便有暖流涌出,融化洞壁上的冰锥。

“闭藏非封闭,而是蓄力待发。”荆芥草灵朗声道,“你看这荆芥根须,本应在冬藏中吸收地力,如今却被你的寒毒侵蚀,若再不停手,来年春日,人间将再无生机!”闭藏使者却冷笑:“生机?人间毁我封印时,可曾想过生机?”言罢,双手按地,洞底寒毒汹涌而出,竟将二人困在中央。

青儿见势危急,取出随身携带的荆芥蜜丸,抛向寒毒:“此丸以荆芥花蜜和春日阳光炼制,最能驱寒暖中!”蜜丸遇寒毒竟化作万千光点,如星子般坠入黑色寒毒,顿时发出滋滋轻响,腾起阵阵白气。荆芥草灵趁机引动人间百姓的祈愿之力,只见洞外飘来无数盏荆芥灯,灯光透过冰洞,在寒毒中形成一片暖金色的星河。

闭藏使者望着星河,眼中戾气渐消,喃喃道:“我守护封印千年,却忘了闭藏的真谛是‘藏而不绝’……”他伸手触碰荆芥根须,冰晶铠甲竟开始融化,露出底下苍老的面容,“罢了,我愿以身为楔,重封寒毒,但需借荆芥的阳气为引。”

第四回立冬烹雪温根系,荆芥燃炉守岁寒

闭藏使者言罢,化作一道青光融入地脉裂隙,洞口的冰锥纷纷落下,重新封印裂隙。青儿与荆芥草灵趁机施展“阳和固根”之术,以荆芥根须为线,以百姓祈愿为针,将地脉中的寒毒重新封存。但见冰洞中的黑色寒毒渐渐退去,露出底下暗红的荆芥根系,根系上竟冒出细小的新芽,在冰缝中轻轻颤动。

“快取‘暖地泉’来!”青儿取出花仙谷秘宝“地脉壶”,将壶中泉水洒向根系,泉水所过之处,冰层渐渐融化,露出湿润的泥土。荆芥草灵则摘下颈间的荆芥护身符,埋入根系中央:“此符蕴含三春阳气,可助荆芥度过寒冬。”

百姓们从地窖中走出,见冰雪渐融,荆芥根系重新焕发生机,纷纷跪下叩谢。青儿告诉大家:“立冬之后,可在荆芥田边堆起‘暖根土’,以枯草与荆芥秸秆覆盖,既能防寒,又能肥田。待来年惊蛰,根系自会破土而出。”有那老者取出陶罐,以积雪煮荆芥根,茶汤呈琥珀色,入口辛温,竟将冬日的寒气驱散了大半。

第五回雪夜围炉话荆芥,暖炕生春待雁归

是夜,明月照彻雪原,百姓们在荆芥田边燃起“守阳炉”,炉中焚烧着荆芥秸秆与艾草,青烟袅袅中,寒意竟化作屡屡温情。青儿与荆芥草灵坐在暖炕上,看窗台上的荆芥干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听远处传来的梆子声,竟是有人在唱《荆芥记》的戏文。

荆芥草灵轻抚窗台上的荆芥根,轻声道:“冬藏之境,最考验心性。荆芥看似枯槁,实则在地下编织着春天的梦。”青儿点头,取出花仙谷的“冬藏笺”,将今日之事刻于笺上,系在荆芥根须上。夜风拂过,笺纸发出沙沙轻响,仿佛是大地在诉说着对春日的期许。

从此,每逢立冬,人们便会在荆芥田边举行“封土礼”,用荆芥秸秆编成草人,立于田间,谓之“守阳人”。夜里则围炉而坐,煮荆芥茶,食荆芥糕,讲述荆芥的传奇故事,在温暖的火光中,等待春天的第一缕阳气。而那被重新封印的冰洞,从此成了“寒泉眼”,泉水中蕴含着荆芥的辛香,每逢冬日,便有晶莹的冰花从泉眼溢出,宛如荆芥在寒冬中绽放的另一种姿态。正是:立冬闭藏寒气威,荆芥守阳待春归,一炉暖火驱长夜,留得生机地底回。欲知小雪时节又有何奇遇,且听下回分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