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魂牵·荆芥渡灵(1 / 1)
《荆芥仙缘传》第三章
第一回清明雨细柳烟斜,冢间魂泣荆芥黯
且说春分过后,时序轮转至清明。花仙谷中,青儿正于晨露中采摘花瓣,忽见天际飘来一片乌云,细雨如丝如缕,缠绕着谷中玉树,竟带了几分萧瑟之意。荆芥草灵立在灵泉边,望着水面倒映的天光,轻声道:“清明至矣,人间又逢断魂时。”话音未落,便见水面涟漪骤起,映出人间遍野白幡、青烟缭绕之景,更有隐隐哭声穿透云雾,刺痛人心。
青儿手中花束悄然滑落,抬眼望向荆芥草灵:“这哭声中似有执念,莫要波及荆芥?”二人忙驾云往人间而去,甫至地面,便见细雨织成薄纱,笼罩着层层叠叠的坟冢。坟前百姓焚香化纸,哭声哀婉,然在那烟雾之中,竟有无数半透明的身影飘荡,面容扭曲,似悲似怒,更有几缕黑雾缠上坟边生长的荆芥,那荆芥顿时萎靡不振,叶片垂落如泪。
荆芥草灵指尖轻抚一株受灾的荆芥,只见茎脉间游走的竟非寻常阴气,而是夹杂着黑色戾气的邪祟之气。“清明本是祭祖之时,亡魂应受香火滋养,为何反倒被邪祟所困?”青儿皱眉,话音未落,便见不远处一座新坟旁,一个孩童魂灵被黑雾拖入草丛,口中发出微弱的呼救。
第二回雾锁荒冢探邪踪,柳笛引魂破迷障
青儿与荆芥草灵rhedtothethicket,只见那孩童魂灵蜷缩在荆棘丛中,周身黑雾如锁链般缠绕。荆芥草灵轻挥衣袖,撒出几片荆芥花瓣,花瓣化作绿光斩断黑雾,孩童魂灵方得脱困。他扑到青儿脚边,啼哭道:“仙子救我,那些黑雾会吃掉我们……”青儿轻轻抱起他,温言安抚:“莫怕,且告诉我们,这邪雾从何而来?”
孩童魂灵抽噎着指向远处山峦:“山后有个‘鬼哭崖’,每天夜里都会传来哭声,然后就有黑雾飘出来……”话音未落,一阵阴风吹过,四周坟冢的纸钱灰突然腾起,化作一只只灰蝶,朝着山后方向飞去。荆芥草灵见状,指尖掐诀,折下一支柳枝,编成柳笛轻吹。那笛声清越如清泉击石,竟让灰蝶纷纷落地,化作点点荧光,照亮了通往鬼哭崖的小径。
二人沿着荧光前行,细雨渐密,打湿了青儿的衣袂。行至山腰,忽见一座断碑斜立,碑上字迹模糊,唯有“孤魂冢”三字尚可辨认。碑后便是万丈悬崖,崖下黑雾翻涌,隐约可见无数魂灵在其中挣扎,而崖壁之上,竟生长着成片的荆芥——只是这些荆芥皆呈紫黑色,叶片蜷缩如拳,显然已被邪祟侵蚀殆尽。
第三回黄泉锁怨凝邪雾,荆芥化露洗痴缠
青儿与荆芥草灵刚靠近崖边,便有一股浓重的怨气扑面而来,几乎将二人掀翻。荆芥草灵定睛一看,只见黑雾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锁链,锁链上拴着数百个魂灵,每个魂灵皆被黑雾缠绕,面容痛苦扭曲。锁链尽头,是一个身着古代服饰的女子,她长发及地,眼中血泪长流,正是这邪雾的源头。
“吾乃前朝孤女,含冤而死,魂锁于此,永不得超生……”女子声音凄厉,“这些愚民焚化的纸钱,皆被妖魔截去,吾要他们陪我受苦!”青儿这才明白,原来百姓祭祀的香火被邪祟截留,亡魂不得安息,反倒被怨气所困,而荆芥因天生具驱邪之能,竟被邪雾视为眼中钉,遭其侵蚀。
荆芥草灵steppedforward,衣袂翻飞间,周身腾起碧色光晕:“亡魂困于执念,只会永堕深渊。你看这荆芥,本是人间灵草,既能驱邪,亦能渡魂——”她抬手轻挥,一枚荆芥种子落入崖下,种子遇水即发,瞬间长成参天巨株,叶片舒展如伞,洒下万点绿光。那些被困的魂灵触到绿光,面上戾气渐消,竟露出释然之色。
女子见状,眼中恨意更盛,锁链骤然收紧,魂灵们的哀号声此起彼伏。青儿见势危急,取出仙露瓶,凌空画出一道符咒:“天地清明,邪祟退散!”仙露化作甘霖,劈散黑雾,直落黄泉锁链之上。只听得一阵金铁交鸣,锁链应声而断,女子惨叫一声,化作万千光点消散。与此同时,崖壁上的紫黑荆芥纷纷褪去阴霾,重新焕发出翠绿之色,叶片上的雨珠折射着七彩光芒,宛如重生。
第四回清明雨歇魂归宁,芥香漫野慰忠灵
邪雾散尽,细雨初歇,一轮薄日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青儿与荆芥草灵将散落的魂灵聚拢,以荆芥香气为引,送他们往轮回之路而去。那孩童魂灵临走前,摘下一朵荆芥花别在青儿发间,脆生生道:“谢谢仙子,以后我会让爹爹多种荆芥。”青儿望着他逐渐透明的身影,心中感慨:“魂灵本无善恶,皆因执念成魔,幸得荆芥能通阴阳、化怨气。”
二人回到人间村落,见百姓正惊疑不定地望着重新焕发生机的荆芥。青儿登上高处,朗声道:“清明祭祖,当怀诚敬之心,莫让执念障了亡魂归路。这荆芥生于阴阳交界之处,可作你们与先人沟通的信物——”说罢,她挥手撒出无数荆芥种子,种子落地生根,瞬间开满遍野白花,香气清正幽远,竟将空气中的哀伤之气冲淡了几分。
是夜,月光洒落坟冢,新长出的荆芥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无数只小手在安抚沉睡的魂灵。百姓们依照青儿所言,在坟前种下荆芥,以花寄情,以草通魂。从此每逢清明,人间便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白色的荆芥花与青色的柳枝相映,香气与纸钱的青烟共舞,既寄托了生者的思念,又护佑了亡魂的安宁。正是:清明雨冷泣孤魂,荆芥香暖渡迷津,一念慈悲消业障,阴阳两界各安欣。欲知立夏之后又有何变故,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