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清明插柳招青眼·谷雨烹泉洗绛唇

清明插柳招青眼·谷雨烹泉洗绛唇(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七章

青禾镇的石板路在清明前一日渗着潮气,像被泪水泡发的宣纸。陈阿公蹲在土地庙前,用柳枝蘸着朱砂水修补庙门的对联,星象图上的鬼宿位置浮着一层灰气,宛如蒙了块不干净的绢帛。小满抱着竹篮从他身后走过,篮里的青团还冒着热气,艾草香混着松烟味,竟在晨雾中凝成了小小的人形。

“戌时三刻,鬼门开缝。”老人突然开口,柳枝在“福”字上划出个歪斜的钩,“去通知大暑,准备三斤陈年柏炭,再把西厢房第七格的‘引魂幡’取来——要用头年端午的艾草穗子编的。”

少女的指尖触到竹篮里的青团,忽然感觉有细微的脉动,低头一看,竟有一枚青团表面裂开细纹,露出里面的红豆沙,宛如一只微睁的眼睛。她猛地想起昨夜的梦:无数双灰扑扑的手从土里伸出,抓住她的脚踝,而远处的老桑树下,站着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发间插着柳枝,面容与她竟有几分相似。

鬼门位于镇北的乱葬岗,那里的无名碑在清明前夜都会渗出水珠,像是逝者的泪。小满和大暑抵达时,月亮被云层咬去半边,地上的蒲公英开着惨白的花,每一朵都朝着鬼门的方向低垂。大暑将柏炭围成圆形,中间放上引魂幡,炭堆里埋着的陈年艾草突然自燃,腾起的烟雾中竟浮现出无数模糊的面孔。

“是去年洪水中的亡灵。”陈阿公的声音从烟雾中传来,老人手持桃木剑,剑身上的北斗七星纹发出微光,“鬼宿受玄冥余孽蛊惑,闭了轮回通道,这些亡魂找不到归处,便在人间游荡。”

话音未落,鬼门方向传来阵阵呜咽,灰气凝成的雾墙中伸出无数手臂,指甲缝里还沾着去年的淤泥。小满连忙将青团摆成北斗形状,轻声念着陈阿公教的《往生咒》。奇妙的是,青团的热气竟化作金色蝴蝶,飞向雾墙,每只蝴蝶触到亡灵的指尖,便留下一点荧光,如同引路的灯笼。

“需取清明第一滴露水,调和柳叶汁,方能清洗鬼宿的灰气。”陈阿公抛出星象图,图上的鬼宿突然变成泪眼形状,“露水需在卯时三刻,接自百年以上的柳树枝头,且不得落地,否则沾了人间浊气,再难清净。”

两人来到镇东的“柳仙潭”,那里有三棵环抱的古柳,据说已有千年树龄,枝条垂入潭水,宛如绿发仙子在梳洗。小满取出陈阿公特制的琉璃瓶,瓶口系着清明日出生的女孩发丝,据说能引得柳仙垂露。大暑则手持镇浊薄荷,在树下布下八卦阵,防止玄冥余孽干扰。

卯时三刻,第一缕晨光掠过柳梢。小满看见,最粗的那根柳枝上凝着一颗露珠,大如鸽卵,里面竟映着鬼宿的清晰影像。她屏住呼吸,用琉璃瓶去接,露珠却在触及瓶口的瞬间分裂成七颗,分别落入潭水的七个方位,激起七圈涟漪,每圈涟漪上都浮现出不同的往生画面:有农夫在田间劳作,有妇人在灯下缝衣,有孩童在树下嬉戏……

“是柳仙的记忆。”大暑惊呼,只见古柳的树皮上浮现出细小的纹路,竟组成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柳藏经》!传说中记载着天地间所有亡魂的去向。”

就在此时,潭水突然沸腾,七颗露珠重新聚合,化作一位身着绿裙的女子,发丝和衣袂都由柳叶编织而成,正是柳仙。“凡人为何惊扰我的清修?”她的声音如柳叶拂水,却带着一丝恼怒。

小满连忙行礼,将星象图上的鬼宿异象告知。柳仙凝视着图上的灰气,忽然叹了口气:“三百年前,我曾用柳叶为一位书生修补过孟婆汤碗,他却误将记忆碎片带入轮回。或许,这灰气便是那些碎片凝成的执念。”

她轻挥衣袖,潭水溅起的水花化作无数柳叶舟,每艘舟上都载着一颗荧光种子。“将这些种子撒在鬼门周围,”柳仙递给小满一瓶柳叶汁,“用清明露水调和后泼向鬼宿,可洗去执念灰气。切记,不可让汁液触碰到活人的影子,否则会勾起前世记忆,再难解脱。”

两人回到乱葬岗时,灰气已经凝成了实体,宛如一堵移动的墙,墙上嵌着无数双流泪的眼睛。大暑立刻点燃柏炭,镇浊薄荷的香气与柏烟混合,竟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将灰气暂时阻挡在外。小满则爬上最高的无名碑,将柳叶汁与露水的混合液泼向天空,只见一道绿光划破晨雾,直抵鬼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