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立秋梳风裁锦缎·处暑流火浣云裳

立秋梳风裁锦缎·处暑流火浣云裳(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九章

青禾镇的石板路上还凝着洪水退去的黏液,像一条未蜕尽的蛇皮,在立秋的晨光里泛着冷冽的光。陈阿公蹲在老槐树下,用指甲刮去树根上的幽冥泥沙,露出树皮里淡青色的脉络,宛如苍龙鳞片下的血管。小满抱着竹篓从他身边经过,篓里的生梨表皮还沾着晨露,在初起的秋风里透着沁人的凉意。

“阿公,东头李婶说今岁的‘啃秋’要提前三日。”小满蹲下身,将一枚裂开缝的梨放进陈阿公脚边的瓦罐里。老槐树的枝桠在头顶簌簌作响,立秋的风果然带着梳子般的锋利,把蜷曲的槐叶梳成半卷的金箔,一片片跌进她的发间。

陈阿公往手心里呵了口热气,指尖抚过树根上的泥沙纹路,忽然停在一处漩涡状的凹痕前。“丙子年的洪水也在这儿留过记号,”他喃喃道,浑浊的眼珠映着远处正在修补屋顶的村民,“那时你爹才跟大暑一般大,赤着脚在水里摸鱼,结果摸到个青铜鱼符——”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孩童的惊叫。大暑扛着竹梯从粮仓方向跑来,古铜色的胳膊上沾着新泥,腰间别着的镇浊薄荷枝还滴着水。“西堰决口处冒起了水泡!”他的布鞋踩过积水,溅起的水珠里竟映着破碎的星象,“像是有什么东西要钻出来——”

陈阿公猛地起身,拐杖在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响。三个人赶到西堰时,围观的村民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堰堤下的浊水打着旋儿,水面上漂浮的不是寻常水草,而是纠缠在一起的黑色长发,每根发丝都缠着细小的贝壳,在阳光下泛着珍珠母的幽光。

“是水神的头发。”小满脱口而出,想起大暑带她逃离幽冥崖时,那漩涡中披头散发的身影。人群中忽然有老人开始抽泣,边哭边往水里撒米:“水神娘娘要索魂了……去年冬至我家少供了三炷香……”

陈阿公却凝视着那些发丝,忽然从怀里掏出小暑时用过的星象图。展开的卷轴边缘还沾着金风碎叶的碎屑,在秋风中轻轻颤动。“看这儿,”他指着图上轸宿的位置,“轸为车箱,主风调雨顺。今岁轸宿左角有芒刺,怕是水神受了委屈,要讨个说法。”

正当众人惶惶不安时,立秋的风突然转了方向,从东南方带来一阵清甜的果香。小满嗅了嗅,是村后梨园的味道。她忽然想起竹篓里的生梨,连忙捧出几个,放进堰堤下的水里。那些黑色发丝像是有生命般,立刻缠上梨身,将它们缓缓拖向漩涡深处。

水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露出半张覆着水草的面孔。不是想象中的狰狞鬼脸,而是位眉眼温婉的女子,额间戴着用田螺壳串成的冠冕,唇角还沾着梨肉的碎屑。“你们还记得用鲜果祭我。”她的声音像浸了水的丝绸,“三百年前,青禾镇的先民就是用这秋梨换得我平息洪水……”

原来,这位水神正是上古时期与苍龙签订契约的玄鳞氏后人。当年苍龙为解人间暑热,擅自释放金风,却不慎让火气入了水系,导致洪水携带幽冥浊气。水神为镇住浊气,自愿以身为饵,困于幽冥崖下的幽潭,却不想今年心宿二异光乍现,扰动了她的封印。

“要解此劫,需在处暑前集齐二十四节气的露水,”水神的发丝渐渐化作透明的水带,缠绕在小满腕间,“用白露的清、寒露的冽、霜降的沉……调和成‘浣云露’,洗净苍龙爪上的火气。”

陈阿公闻言,立刻跪下身叩首:“老朽愿率村民.llect晨露,只求水神娘娘宽限些时日。”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应和,大暑已经挽起袖子,开始分派采集露水的器具——荷叶盏、葫芦瓢、青瓷碗,皆是往年用来接节气水的器皿。

从立秋到处暑,青禾镇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忙碌。每日凌晨,当启明星还未坠落,村民们便提着容器出门:小满负责采集梧桐叶上的白露,那叶子需得是头年经霜的,叶脉间凝着的露水最是清冽;大暑则攀到山顶,用竹筒接山雾凝成的寒露,那雾气里带着松果的清香;陈阿公亲自看守着村西的老井,等待霜降时分从井底泛上来的沉露,据说那是地气与天光交合的精华。

最奇特的是八月十五那晚,恰逢秋分前夜,一轮圆月将银河照得透亮。小满坐在晒谷场上,望着头顶的星群,忽然看见苍龙七宿的爪子上果然萦绕着淡淡红光,如同一簇不熄的小火苗。她想起水神的话,连忙将收集到的露水一一排列,只见月光落在荷叶盏中,竟让那些露水泛起了不同的色泽:白露如银,寒露似翠,霜降沉碧,竟像是把天上的星子揉碎了溶在水里。

处暑当日,天空难得放晴。陈阿公带着村民们来到镇东的祭天台,那是用二十四块青石砌成的圆形石台,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不同的节气符号。水神的虚影从祭坛中央升起,她的身形比之前清晰了许多,身上的水纹裙摆里竟裹着细碎的星芒。

“将浣云露倒入天枢方位的石槽。”她抬手一指,祭坛边缘立刻浮现出七个星状凹槽。小满捧着装有混合露水的玉瓶,沿着顺时针方向缓缓倾倒,只见晶莹的液体流入石槽,立刻泛起层层涟漪,每一层涟漪上都映出不同的节气景象:立春的柳芽、立夏的麦穗、立秋的梨香、立冬的雪粒……

当最后一滴露水落尽,天空中突然传来龙吟。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苍龙七宿正从东方天际腾跃而起,龙爪上的红光渐渐被浣云露的清辉洗去,化作点点流火,如同红色的雨丝般飘落。陈阿公翻开星象图,只见轸宿的芒刺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柔和的光晕,如同被浣云露浣洗过的云裳。

“火气已消,水系复宁。”水神的声音里带着释然,她的虚影渐渐化作万千水珠,散落在青禾镇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株庄稼上,“今后逢戊日需用新米祭我,莫再让浊气蒙了苍龙的眼。”

村民们望着重新变得清澈的河水,听着秋风中传来的梨香,忽然想起还未完成的“啃秋”仪式。不知是谁先咬了口生梨,清脆的声响如同秋天的第一个音符,紧接着,整个青禾镇都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咀嚼声。那梨子的清甜里,似乎还混着露水的清冽、星芒的璀璨,以及水神发丝间的贝壳轻响。

暮色四合时,小满坐在老槐树下,望着天边的流火渐渐汇聚成“处暑”二字,又慢慢消散在靛蓝色的天幕中。大暑不知何时坐在了她身边,手里拿着个用荷叶包着的梨脯,递到她面前。两人相视而笑,忽然发现对方的眼睛里都映着重新变得明净的星空。

陈阿公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切,轻轻抚摸着星象图上的折痕。他知道,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从未停止,而青禾镇的故事,就像这不断流转的星象,每一个节点都藏着天地的密码,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守护。

夜风渐起,吹落最后一片金风碎叶。这一次,叶子不再是锋利的刀刃,而是像一片金色的书签,轻轻落在星象图的“立秋”那一页上。远处,不知谁家的烟囱升起了炊烟,混着梨香和新米的气息,在暮色中织成一幅温柔的乡间画卷。

(全文共计3320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