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万年公主刘慕生产(1 / 2)
“这是为何?”身高两米,仿佛小巨人般的李猛本来听到李氏三将得此殊荣,也是万分高兴。但是,随之听到圣旨另诏李昭克日启程,星夜赴任,不得在洛阳盘桓,却是令其大为不解。
府门前众人一时皆惊疑,倒是李昭很快就明白什么情况了。
李昭当即领旨道:“末将领旨!”
李昭从小黄门左丰手中接过圣旨。
“恭贺武睿侯,晋封骠骑大将军、并州牧,恭贺李氏一门两州牧,三侯三武将。”小黄门左丰颇为尊敬对李昭笑着恭贺道。
“左黄门一路辛苦了,不若府上休息一下再回宫?”李昭看着左丰淡淡笑道。
“侯爷盛情,但是左丰还要回宫复命,便不进府了。”左丰听着李昭要请自己入府,倒是有些惊喜,不过却是不敢真就进府,被李昭款待一番,如今李昭权势,再加上宫中还有李药为刘宏治病,怕是张让见了李昭,都要恭敬几分,他不过一个小黄门与李昭地位根本不对等。
李昭邀请他,也不过客套而已。
“对了武睿侯,待武睿侯离开洛阳时,前往皇宫一趟,陛下有事情交代!”左丰对李昭提醒道。
李昭闻言,脸上笑容依旧不减,挥了挥手,一旁佣人拿来一套精美的青花瓷器递给惊喜的左丰。
“本侯知道了,既然左黄门要回去复命,那本侯便不留左黄门了。”李昭笑道。
“谢侯爷,左丰告辞!”左丰收了精美青花瓷器是很惊喜,李氏的青花瓷器很是精美,供不应求,有价无市,就算是有青花瓷器,现在一套都被炒到了上万钱,乃至数万钱,李昭随手给了他一套青花瓷器,让左丰感觉到了受宠若惊,只感觉李昭对他们宦官态度应该不差。如此想着,左丰便明白回去该如何向张让汇报了。
“兄长,此等阉人,何须给其青花瓷,他也配?”李猛看着渐行渐远的左丰一行宦官,忍不住对李昭道,却也是说出了一旁同样见此一幕的孙坚、公孙瓒心中疑惑不解。
李昭却是摇头道:“李氏一门虽然将才辈出,位高权重,但是,这左丰等宦官终究是天子身边近臣,我等不在天子身边,难免这些人对李氏有小动作。虽给其打赏,却也不是说我李氏怕了宦官,也不是说我李氏子弟加官晋爵,需要求于宦官,只是不给李氏竖敌而已,只当是李氏封侯进爵,给的打赏!”
李昭说道。
闻听李昭的话,众人这才点了点头,李氏封官进爵,功绩皆是实打实的,并没有丝毫不正,更不是因为求于宦官。
淳于琼这个时候,插嘴对李猛笑道:
“陇西乡侯,这些宦官还是不能得罪的,你没有在宫中,并不知道。这些宦官仗着是天子近臣,若是地方官不给好处,就算是有功劳都可能被这些阉人变成牢狱之灾,东莱郡太守便是如此。本来东莱太守在东莱郡颇有政绩,这左丰去了后,东莱太守不仅没有功劳了,还直接被拿下关押了。给些好处打发,并没有什么。”
淳于琼呵呵笑道,让孙坚、李猛、公孙瓒眼睛皆是一瞪。
“兄长,陛下为何催着让你尽快离开洛阳,前往并州赴任?”李猛唾骂了宦官几句,转而又问出了另外一件让众人都是惊疑的事情来。
淳于琼、冯芳、公孙瓒、孙坚也齐刷刷疑惑看向李昭。
李昭看着众人皆看向自己,眼中浮现一抹复杂,道:
“若是本侯所猜不错的话,此事应该涉及太子选立,陛下不想本侯参与进太子的选立!”
“什么?涉及太子选立!!陛下不想兄长参与进太子的选立?”
“这是为何?”
李猛、淳于琼等众人听着刘宏让李昭立开洛阳,竟然涉及太子选立,皆是震动,只是却更是不解了。
李昭接下来倒是并没有对几人过多的解释。
刘宏下旨让他尽快离开洛阳,李昭立即就想到了应该是因为最近朝堂上的大事,立太子立大汉储君之事。
何进大张旗鼓的收拢清流一方的官员支持大皇子为储君,却是代表清流一方针对了十常侍等宦官。
张让、赵忠等权势滔天的宦官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真等到大皇子刘辩成为太子,乃至后面成为皇帝后,何进这个皇帝的舅舅对他们下手。
因此,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宦官也是反击了起来,在宫中联合了董太后,表明支持董太后抚养的二皇子刘协为太子,张让、赵忠以及董太后也在宫中行动了起来。
无疑,他李昭这个骠骑大将军,立下赫赫战功的武睿侯,怕是成了大汉立储之争中第一个出局的人了。
为何他李昭就率先出局了?
无疑,还是因为他李昭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了,战功也太显赫了,在何进麾下绝对是一员上将,无可匹敌。
因此张让、赵忠怕是皆视他为大敌。
这个时候,对方又怎么可能让李昭继续留在洛阳。
而如今圣旨下达,怕是刘宏也同意了把他调出洛阳。甚至这都可能是刘宏自己的主意。
那么,刘宏现在对立储君,立太子的态度又是什么呢?
李昭眼眸微眯,回想到了历史上刘宏对立储君态度。
历史上刘宏在位期间,虽然有两个皇子刘辩和刘协,但直到去世前都未正式确立太子。
但是在最后,刘宏在病重时将刘协托付给了西园八校尉中统领诸校尉的上军校尉的蹇硕,希望蹇硕能扶持刘协继位。只是蹇硕的计划因何进的干预而失败,刘辩最终在何进的支持下登基为帝。
无疑,参考历史上刘宏对立储君的态度,以及现在刘宏要把他李昭这个何进一方大将调离洛阳来看。
刘宏现在对立储君的态度依旧不明确。
但是,却更倾向扶持二皇子刘协为太子!
李昭轻舒一口气,对于刘宏不欲让自己参与储君选立之事,他倒不纠结。如今李氏的势力已成,不论是朝堂如何变化,如何掀起波浪,李氏都足以立于不败之地,脱离洛阳这个政治漩涡,回北方发展势力反而更好。
李昭看向一旁孙坚、公孙瓒,道:
“文台,接下来洛阳便可能是多事之地了,你也尽快去东郡上任吧,到了东郡,当继续恪尽职守,保卫一方百姓,若有任何事,尽可书信晋阳。”
因为他特意在为将领请功的上疏中,提及孙坚昔日功绩以及两次担任过县丞,又在昆阳之战中颇有功绩。
孙坚最终被封为了两千石的东郡太守,可谓一步登天。
孙坚听到李昭的话,立即拱手,对李昭满是感激道:“坚定不负侯爷期望,日后侯爷但有差遣,孙坚定赴汤蹈火!”
李昭点了点头,随之对公孙瓒,笑道:
“奋武将军,你也尽快前往幽州去吧。幽州牧接到消息后,便会前往幽州赴任,到时候,还需要你多辅助幽州牧,镇守幽州!”
公孙瓒听到李昭的话,有些受宠若惊,对李昭拱手道:
“末将在幽州恭待幽州牧!”
公孙瓒在随朱儁抵挡鲜卑入侵中,立下功绩,再加上这次黄巾之战中也有功绩,因此被封为奋武将军。
历史上,刘虞是幽州牧,但是刘虞与公孙瓒对待外族态度不和,最终导致刀兵相向,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