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大国之路 > 第18章 电子管厂

第18章 电子管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开始了真正的自主研发道路了。

这种卡车是从第三代延伸的第四代平头卡车。

卡车220马力,4x24.5米自卸车。

使用了全新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新的变速器。

全新车架,后桥之类的。

就这么一个厂子可以带动一大片工厂建立。

现在自己需要的就是尽快将电子管厂建立,目前的新中国建立的电子管厂完全是为了原子弹,

还有前年就制造的数控机床,自己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每天都是在厂里上班,也没有关心过国家工业建设的情况。

就连电子计算机都研制出来了,可惜是个小型的,但是也是从无到有的发展。

可惜不管是电子管还是数控机床都是目前支援不到自己这里。

而且自己之前靠着全省支援的那几万学习电子方面知识的青年已经淘汰了两轮了。

目前这些入选的都已经在绘画室内画图纸呢。

努力的人还是很多的,目前有五百人入选了,这个数量自己也是教不过来。

就让大量绘画电路图纸进行熟悉。

今年开始,电子管厂,电机厂,这些都可以建立了。

目前已经预备了几万人的会简单电子方面知识的人,都是之前淘汰的。

张成这会是主抓了教育学习,没有像之前那样技术问题都全部自己搞定。

之前底子太薄了,没有人家东北南方厚,现在自己已经有一批人员可以使用了。

自己只需要在大的思路和技术上把控住,就可以了。

1960年5月

电子管的工厂建设地,张成将工厂安排在了靠近黄河边这样方便取水。

现在的兰州城老城墙之外,黄河边上一字排开了一连串的工厂,都是张成这几年建设的。

兰州城的老城墙,张成在一次省委会议上建议了不要拆除,前世就是因为发展的需求将其拆除了,万分可惜。

这种古建筑,保留着,目前的兰州没有能力进行修复,等到以后了在进行修复,恢复其原样。

“马旅长,目前咱们厂的建设咋样了”

“张工,我们已经建设完成了主要的厂房仓库了,目前已经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你放心,绝对会按时按点的完成你的工程要求的”

“我对咱们解放军的建设部队还是放心的”

“那电机厂也是差不多了?”

“电机厂,目前还是稍微有点落后的,主要是就我们一个建设兵旅,我们先行建设的电子管厂”

“那麻烦你们了马旅长,哈哈张工客气了,我们也就是有这把力气。”

7月

率先建设好厂房的电子管厂,开始组装生产线了。

这些都是张成这一年来安排通厂进行加工制造的零部件。

一些需要的电子原件都是找的北京电子管厂生产的。

“张工,我们的电子管生产线很先进啊!在没有其他支援的情况下,兰州电子管厂就完成了从材料到生产线在到成品的研发制造”

“你们的生产线,比我们苏联援建的电子生产线要先进的多”

“我看了你们的图纸很多地方开始有了流水线作业了”

“张工,我想要你们电子官厂的设计图纸你看行不?”

张成笑着说道“这个可以啊,都是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这样,我让电子管厂的档案室将起图纸整个给你们复制一份,在通厂那边我之前建设了一个大的印刷室,很快就能够印刷好了”

这位刘工程师是张成从北京电子管厂订购了电子设备来帮助自己这边的电子管厂安装设备的。

就这样这位刘工程师在帮助电子管厂安装设备的时候发现兰州电子管厂的电子管采用了流水线的生产,这个就眼红了。

因为北京的电子管厂生产目前还是采用的较为散慢的生产。

这也是苏联人援建的生产设备,没有英美那种先进的自动化。

目前的电子管厂张成已经差不多将其按照电子管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生产布局。

放大管、功率放大管、充气管、闸流管、引燃管、变频管、整流管、检波管、调谐指示管(电眼)、稳压管等。

这些都已经大部分开始生产了,就算没有的也已经抓紧时间开始布局了。

因为北京电子管厂的电子器件产量有限,所以有些生产线的电子设备需要等到电子厂的生产出来了再去建设。

张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够采用这种以厂养厂的方法通过建设最底层的厂子慢慢往上建设。

也就是现代所说的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了。

目前的电子管厂,有工人多达4万人这些人有些是之前自己下发的电子方面知识学习经过第一轮选拔的,还有一部分是钢铁厂的。

这两部分人一个有着简单的电子知识,后期成长起来快,但是没有任何人的工厂经验散慢。

另外一部分人有着工厂经验了,前期可以将工厂磨合期加快,就是后期需要培训电子方面的知识,相比较于前者,后者的成长就慢了一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